- 主题:共轭线圈加压敏这方案见过么?
两个红的是你要添加的东西?
我反正第一次看到有人居然还要保护电感线圈的。。。
你说一坨铜线,还有电压击穿这一说?
浪涌烧掉有可能,不过能有那么大电流浪涌烧掉一坨铜线,也是不得了的事情了
你再查查电路吧,这张原理图上要我说最后会坏的东西,反正你画这图的电脑坏了,这共模线圈都不会坏
【 在 heckerman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117.63.239.*
你先把后端设备对电源的要求给写出来
【 在 heckerman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们是要解决目地是要解决电源对后端设备的干扰,不是为了保护线圈…之前实验过,没啥效果,不知道为毛要加,所以来求高人指点下…
--
FROM 117.63.239.*
那也应该保护半导体器件,按照楼主这方法???保护一圈铜?
【 在 tusk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得对,这是雷击时单相对地放电管放电管,流过共膜电感电流变大,防止放电结束后的电感线圈感应电动势过大,而进行电压钳位,处理方式有很多例如tvs管、压敏、锯齿形型尖端放电等。一般用在第一级防雷上。
--
FROM 117.63.131.*
你是不是对抗浪涌有什么误会?
抗浪涌抗的大电流对电感线圈之后的器件的大电流冲击(特别是跨接在LN两端的安规电容的大电流冲击),而不是靠TVS钳位电感两端的电压,用热敏电阻串接,当大电流时候限制电流,你用一个穿了的二极管钳位电压?那大电流不是照样从管子里走掉了?电流不还是奔放到后面去了?
【 在 tusk 的大作中提到: 】
: 学习下GB/T 17626.5-2008
--
FROM 117.63.239.*
???
每个字我都能看懂,放一起我什么都看不懂
什么叫做对地浪涌?
都对地浪涌了,都漏电了。。。。
对地那是干扰泄放,对地哪能有电流浪涌啊
你说雷击来了,那两个红色的可变电阻/压敏对雷击有什么用?
就事论事,说楼主那个电路,你分析一下,我也学习一下新理论
【 在 tusk 的大作中提到: 】
: 雷击浪涌测试不单单有LN之间,还有L对地和N对地。你说得是LN之间,我说的是L对地和N对地,这个电路就是防止L对地或N对地雷击浪涌时共膜电感的耦合电压对电路的损害。所以我建议你学习一下gb
--
FROM 117.63.239.*
抗雷击这块我的确没仔细研究过,因为任何时候电网被雷击,我的产品坏了,我就是两手一摊——“我的东西本来就不抗雷击,抗雷击是你工厂总电那边的事情,我的产品抗住你电网里杂七杂八的电机杂波就行”
但是就事论事,这共模电感两端放TVS/压敏我是真没见过,也完全分析不出到底有什么用,你给解释一下呢?
对地有两个Y电容分别LN接地,还有两个压敏+放电对地,我感觉够了,这线圈两端的还是并联的到底什么用?行列式数学分析也完全看不出用处啊
【 在 tusk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记得有一本课本讲的是雷击的,好像叫高电压技术,很多年了记不清了。
: 这不是新的理念,可能你接触emc、安全等一系列认证比较少,所以对这块不熟悉。
: 如果有兴趣找一些雷击方面的书看看,或者买一些大厂例如明伟AC/DC电源拆开了看看,或者有在许继啊这些电力系统设备供应商有搞设计的熟人问问。你就知道浪涌认证该测啥了。
--
FROM 117.63.131.*
那既然是用来保护后面的半导体器件的,不是更应该跨接LN两端吗?
我的疑问是,共模电感并联压敏到底有什么用
按照你的说法,不是更应该一级一级LN之间根据电流走向,钳位电压从大到小配置压敏或者放电管吗
还有就是LN分别对地配置放电回路吗
我就一个疑问,你并联个压敏在电感两端什么用?
最好给传递方程
你再好好想想,按照楼主的图,雷击来了,大电流来了,电感能咋样?
【 在 foureyesdog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就是一个书呆子。
: 现实情况是,抗雷击是有量级考虑的。
: 雷电试验当初我看标准要求是每个量级都要做。
: ...................
--
FROM 117.63.131.*
。。。。。。
我终于明白我们理解的出入了。。。。
那个钳位是用来灭弧的,不是用来防雷的。。。。
你说了半天,我就是奇怪为啥你要用mov钳位防雷。。。。
防雷,是要想办法把多余的能量放掉,一个电火花这么小的东西。。。。
你大概是在某个地方看到过类似防雷电路里面有电感两端钳位,以为都是用来防雷了
【 在 tusk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地有两个Y电容分别LN接地,还有两个压敏+放电对地,我感觉够了"这就是症结所在,你实际上把防雷理解错了,防雷是分等级的,不同的应用环境需要不同的防雷电路,例如我们平常的办公场所连你说得放电管都可以不加,室外架空裸线进室内以后加这些都不够,还要加mov。
: 共模电感两端放TVS/压敏一般都是室外用电或二次防雷----防感应雷。当单相对地雷击后,放电管导通,电流经电感一侧绕组、压敏、放电管迅速释放到大地,在这个过程中电流有一个急速增加又急速衰减的变化,这时候你可以把电感理解成一个变压器,一个绕组中电流变化必然在另一个绕组中感应出电动势。这个电动势可能会很大,造成相间绝缘击穿或击坏其他元器件,也有可能啥事没有,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个话题如果展开说就太大了,我就不长篇大论了。
--
FROM 180.116.128.*
我去翻了一遍我爸70年代的教科书,的确有类似电路,在以前用模拟变压器多的年代更常见,用来灭弧,这个电路根本不在防雷那个章节里面。而现在要用这套滤波的开关电源,基本上几个前级滤波就把电源尖刺去掉了,这个灭弧的确是非常少见了
【 在 tusk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地有两个Y电容分别LN接地,还有两个压敏+放电对地,我感觉够了"这就是症结所在,你实际上把防雷理解错了,防雷是分等级的,不同的应用环境需要不同的防雷电路,例如我们平常的办公场所连你说得放电管都可以不加,室外架空裸线进室内以后加这些都不够,还要加mov。
: 共模电感两端放TVS/压敏一般都是室外用电或二次防雷----防感应雷。当单相对地雷击后,放电管导通,电流经电感一侧绕组、压敏、放电管迅速释放到大地,在这个过程中电流有一个急速增加又急速衰减的变化,这时候你可以把电感理解成一个变压器,一个绕组中电流变化必然在另一个绕组中感应出电动势。这个电动势可能会很大,造成相间绝缘击穿或击坏其他元器件,也有可能啥事没有,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个话题如果展开说就太大了,我就不长篇大论了。
--
FROM 180.11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