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这个,是生态。
很多项目整个系统是基于raspi构建的。你换个别的pi过来需要各种折腾。
至于没多大区别什么这种说法,我只能说太naive了。我给你举个我踩的rock pi4的例子。
rockpi 4是rk3399,看性能秒杀raspi 4。
然后rockpi4分abc3个model。
我需要用其中的mipi-dsi屏。首先买了个rocipi 4 model a,测试了dsi屏幕点亮,啥问题都没有,可以放心使用了对吧?
然后后面因为需求有轻微变动,我换了rock pi4 model-c,然后买了10台过来开装。
结果装完了发现dsi屏点不亮。
一顿研究之后,发现这货是双micro hdmi口。我没想到其中一个hdmi口和这个mipi-dsi是共享同一个通道的。默认分配在hdmi上,导致dsi那个接口不起作用,跟没有一样。
要点亮dsi屏,需要自己去折腾dts,which完全没有文档。我连猜带蒙搞了好多天,最终是把屏幕点亮了,但底层还有framebuffer设备没分配上去,图像还是没出来。理论上我再折腾几天就好了,但这个时候我已经愤怒了,直接买了一批raspi4,拿上去部署系统秒搞定。
至于rk3588的bug问题另说,总之这些xxx pi,看指标个个顶呱呱,拿到手深度使用就经常会有一些“小问题”,然后遇到问题也基本是两眼一抹黑。反正这些xxxpi,包括raspi在内,全部都是号称开源的东西,关键部分都是闭源的。真遇到问题了你大概率没啥办法。这种情况下还不如raspi,最起码人家的项目就是基于raspi构建的。
【 在 hgoldfish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说 raspi 兼容的硬件比较多吗?
: 如果纯软件的话,反正都是 linux,没太大区别吧。
:
--
FROM 121.225.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