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I在设计之初就是为了芯片之间通信,后来因为他是源同步系统,对时钟稳定性要求不高,所以可以用于板间通信。至于长距离通信,低速应该使用的是422或者485协议,高速使用以太网协议。如果你一定要用SPI做长距离通信,将4线信号变成4个差分信号,这点很像SSI协议。
长距离通信带来三个问题:1)恶劣环境的串扰问题,距离越长,经过的机房设备越多,串扰越强,通过单端变差分解决;2)负载电容过大问题,距离越长,线缆的容性负载越大,发送端陡峭的方波,接收端变成正弦,通过降低通信速率解决 3)时序问题,由于SPI是源同步系统,CLK MOSI MISO三个线要向CLK看齐,极限情况下,长度差距引起的时延差不应该超过1/2个时钟周期。
【 在 Z5boy 的大作中提到: 】
: 网上有人说spi的布线要小于波长的1/20,
: 照这个说法,假如我控制clk的频率到0.5MHz,那么波长是600m,布线少于30m
: 就是说通信距离能到30m?
--
FROM 111.20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