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这句诗一直不大明白
我觉得吧,这一句是美女在被子里睡懒觉呢。小山重叠,被子的起伏形状,金明灭,大概是阳光照进来,人醒了,被子一动,阳光在被子上的明暗变化。
【 在 opendoor 的大作中提到: 】
: 小山重叠金明灭
: 小山重叠说的是画眉毛,一种眉妆,这个还能理解。或者还有别的解释?
: 金明灭究竟怎么理解?
: ...................
--
FROM 73.43.63.*
这是首艳词。第一句最合理的解释是写女子的胸前风光,双峰掩映,金饰反光。第二句写容貌。标准的男人视角,先看胸后看脸,说明作者是身材控哈
【 在 bajie0001 的大作中提到: 】
: 显然 根本不同: 女主内 男主外! 我笃定现在的看法,否定自己之前拘泥于内。
: 由外及内 远及近 景/物及人:鬓云欲渡香腮雪 就是这种转换句。
: 我不接受其他解读,包括叶嘉莹先生,到底还是女士:她排除了三种可能,最后认定“屏山”,3+1全都主内。
: ...................
--
FROM 73.43.63.*
在《花间集》选录的18位词人中,温庭筠居首位,是为"花间鼻祖",其风格浓艳绵密,多写闺阁女子,开创"词为艳科"的传统。从此之后,词在很长一段时间都研习"艳科"传统,极少如诗歌一般"言志"。因此,温庭筠的词作也一向被视作简单的代言体,即想象女子的微妙心理,描摹女性的姿态、动作以表达一种或闺怨或伤春的情思,配合音乐演唱,适应娱乐需要。
这个是有公论的,不必为温老师洗地。再说,这也谈不上自降身价。当时文人流连青楼,走马章台,是一种时尚。
【 在 opendoor 的大作中提到: 】
: 温庭筠出身没落贵族,但毕竟是贵族,唐朝虽然开放,但是像他这样出身的世家子弟断然不会以这种艳光入词,自降身份。可以寻花问柳,浪迹青楼,但是“薄幸名”要有的。
: 您说的这个是后人无端揣测。
:
--
FROM 73.4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