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君子不器”究竟怎么理解?
君子不器的意思,是
君子不会拘泥于一种行为范式。
器,其实就是指有固定形状的物件。引申为刻板不变的规矩。
【 在 opendoor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对“君子不器”的理解是,人不应该只看到事物的表象而不去理解表象下的深层意义。
: 这句话虽然出自论语,但是论语将“器”世俗化了。所以孔子“君子不器,是为不争。君子不争,是为无器”,讲的是狭义的功利化思维。
: 易经的说法更有普世的哲学意义:“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 老子延续的是易经的思想:“楃散则为器,声人用则为官长,夫大制无割”。即,人不应被表象或认知或外界所束缚,应该有更深层次的追求。
: 以上,主要是为解释我前面这首以君子不器为名的诗。作者本人并不以孔子的意思解。我是属于争的。
: 需要说明的是,各种解释并不以高下分。孔子之说法不洞彻大脑,但是洞彻人心。
--
FROM 113.91.208.*
发信人: leeli (贾莉莉), 信区: Shuibuzhao
标 题: Re: 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
发信站: 水木社区 (Wed Apr 13 15:30:31 2022), 站内
我给大家解释一下这一段吧
免得你们真的以为,我在讲股市里的割肉
天底下,澎湃浩荡的湖海,都是由一条条涓细不显的溪流组成。----为天下溪
天底下,繁盛高耸的花木,都是由一颗颗埋没泥尘的种子发生。----为天下谷
天底下,契合兼容的德行,都是靠确定了不合排斥而得到反证。----为天下式
要沉浸于体察(溪流)本源,就像想洞悉人性就得观察婴儿的行为模式,明白本源的本性,
学说就不至于偏离真相。
要重视于培护(种子)后辈。就像想繁盛丰收就得从一穷二白处耕耘,重视后辈的培养,学
说就可以后继有人。
体察什么是不合适的,体现出契合兼容的状态,才算领悟正确的通达天下的道理,但是谨记
:道理学说不能拘泥于一种定式。
就像一颗种子,可以成长为各种各样形态的工具。在圣人手里,它们都是有作用的。圣人以
它们的长处为用。
拥有大智慧的人,不会刻意矫正调校这些由种子天然成长的造物。
【 在 leeli 的大作中提到: 】
: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离。常德不离,复归於婴儿。知其荣,守
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常德乃足,复归於朴。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
。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常德不忒,复归於无极。朴散则為器,圣人用之,则為官长,故大
智不割。
【 在 opendoor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对“君子不器”的理解是,人不应该只看到事物的表象而不去理解表象下的深层意义。
: 这句话虽然出自论语,但是论语将“器”世俗化了。所以孔子“君子不器,是为不争。君子不争,是为无器”,讲的是狭义的功利化思维。
: 易经的说法更有普世的哲学意义:“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 ...................
--
修改:leeli FROM 113.91.208.*
FROM 113.91.208.*
是一群炒股的人的自留地
【 在 opendoor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句话只有孔子可以来解释的话,难免被流于浮华。
: shuibuzhao,还有睡不着版?
--
FROM 113.91.208.*
别人都说,谷是山谷
我却偏说,谷是种子
你不怀疑我呀?
【 在 opendoor 的大作中提到: 】
: 又认真看了一下,浅显明了的高级,学习了。存下来。
: 【 在 leeli (贾莉莉) 的大作中提到: 】
: :
: ...................
--
FROM 18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