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陶渊明为什么归隐田园
顺遂何其难啊。浑浑噩噩也没什么不好,有爱好的浑浑噩噩就很好玩了。诗的话,荐书不敢,我也是初学者。但是我知道什么书不要看:教你写诗的书都不要看。
【 在 swp121cn (晓尚)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是工作无可期待,俩娃也无能为力了,浑浑噩噩混日子,上班又无所事事。去年陪娃背小学生必背古诗词,突然发现用打油诗记录生活也算给自己找一寄托。去年暑假,版上推荐了王力的格律诗,才发现需要平仄,原来我以为只要最后一个字用一个韵母就可以。工科出生身,对诗词理解甚少,稍难就看不懂。所以我依然主要写打油诗,记录生活。符合格律的才在版上发下。
:
: 另如想有所进步,可否再次推荐下书籍。我唐诗三百首看了半年了,还没看完。
:
--
FROM 117.136.104.*
李杜于政治不沾边。更遑论小李杜。
王安石,大政治家,文章放在2000年尺度上自是一流。读者寥寥。
苏轼和王安石虽然政治上有分歧,但是相互是尊重的,两人有金陵一会。
近代人物有近代史版可讨论。
历史,亦是诗人独立人格的一部分。但是绝大部分人学的历史仅仅是爱国教育。
【 在 swp121cn (晓尚)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句诗是杜甫写给李白的,所以对古代文人适用。在古代社会,文人尤其是以诗词擅长而不是以政治擅长的,在国家大势面前毫无抵抗力,如大李杜于安史之乱,小李杜于牛李党争,王安石,苏轼于熙宁变法。
:
: 对于毛,他首先是政治家,革命家,诗词只是业务爱好,他不是寄身于封建皇权下的文人,故不适用。
: 【 在 xineryi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117.136.104.*
额,我只是觉得,可惜,我认输了。不过,这一段话,不是恰恰可以激励目前的你吗?新年嘛,新征程。
【 在 swp121cn (晓尚)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小李杜与政治的确联系不多,但安史之乱,牛李党政却对他们产生了深远影响。李白参加永王之乱被流放过,杜甫流离失所,辗转大半个中国,靠人接济生活。李商隐一辈子在陷在牛李党争中,杜牧虽是富三代,但总有淡淡的忧伤。王安石二次罢相钟山隐居中写了很多不错诗篇,苏轼乌台被贬在黄州写的诗知名度最高。说明诗人的命运与国家联系在一起,往往越是失意,文学成就越高。想起报任安书中司马迁一段话:
: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 我想说的是文章憎命达。至于诗人的独立人格,那是人品的一部分,跟其成就关系不大,不也有宋之问,蔡京之流。
:
--
FROM 117.136.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