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前几天让deepseek搞得我悲从中来
可能我内心有这样一种感觉:就是写出好诗的能力并不是轻易获得的,自己或者好多朋友是花费了好多年的精力,或者说拿出了自己有限的生命中的相当一部分来换了到了这样一种能力,尽管这个过程可能是愉悦的,但毕竟是自己拿“一部分的生命”换来的,而如今机器或者说任何人都可以轻松获得这种能力,所以自己的付出从一种昂贵代价突然一夜之间变成了一文不值,所以心里感觉相当的不平衡。
【 在 e2e 的大作中提到: 】
: AI可以辅助写诗,激发想象,炼字,格律等等。但是有感而发的感,细致入微的微,以及最为宝贵的想象力,还是来自于人类。能让AI为我所用写出更好的诗丝毫不会降低诗作的艺术含量,也不应该让使用者产生自惭形秽的感受。
: 发自「今日水木 on ALN-AL00」
--
FROM 114.222.238.*
DS写得诗都是宣和画院出来的
永远不可能有云林,青藤,八大之风。
我早就说过了,诗词之贵,在于其个人表达。
【 在 kanshangren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写了一篇东西,然后觉得还算通顺,读着挺舒服。然后我让deepseek写了一篇,看了一下,感觉不比我写得差,我还没用提示词调整呢,要是调整的话肯定写得比我好很多。
: 我忽然意识到,自己苦读苦练了这20来年的诗词写作技能,自以为算个文青了,但AI现在直接秒杀。
: 我想起来我小时候,我伯母从天津回老家,看到父亲他们几个在用算盘算账,然后算不清楚了,伯母是那个年代天津售货员里打算盘的高手,同行里甚至小有名气的,在家里就像院士指导博士生一样,给我爸他们露了一手。大家都表示佩服,但是30几年过去了,这个技能已经进入博物馆,只有在我怀旧的时候,拿家里那个算盘玩具打一个小九九,打完还检验一下是不是上边两个下边两个。
: ...................
--
FROM 58.216.238.*
以AI为鉴,知不足; 以诗友为鉴, 采众长。
--
FROM 117.153.218.*
如果说李杜苏辛100分,语文是10分,AI目前最多得8分,能正常组织词句写出韵律,既不能言景,也不能生情。
--
FROM 218.108.210.*
ds没有生活,而好的诗歌,来源于生活。
如果只是把诗歌当作填字游戏,你玩不过ds的。
【 在 kanshangren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写了一篇东西,然后觉得还算通顺,读着挺舒服。然后我让deepseek写了一篇,看了一下,感觉不比我写得差,我还没用提示词调整呢,要是调整的话肯定写得比我好很多。
: 我忽然意识到,自己苦读苦练了这20来年的诗词写作技能,自以为算个文青了,但AI现在直接秒杀。
: 我想起来我小时候,我伯母从天津回老家,看到父亲他们几个在用算盘算账,然后算不清楚了,伯母是那个年代天津售货员里打算盘的高手,同行里甚至小有名气的,在家里就像院士指导博士生一样,给我爸他们露了一手。大家都表示佩服,但是30几年过去了,这个技能已经进入博物馆,
: ...................
--
FROM 58.214.43.*
枉写20年诗。
你难道不懂,真正的好作品,无论是诗词还是共它艺术形式,都是以作者的人生经历为基体,以作者的人格特色成反射,以作品创作的时点为际遇的。
无论是"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还是"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读的不是诗,是人生。
抛却这些,去苦练雕琢字句的技能,是下下乘。
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大开大悟,没经历过这些,辛弃疾也写不出好词来,爱上层楼。
【 在 kanshangren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写了一篇东西,然后觉得还算通顺,读着挺舒服。然后我让deepseek写了一篇,看了一下,感觉不比我写得差,我还没用提示词调整呢,要是调整的话肯定写得比我好很多。
: 我忽然意识到,自己苦读苦练了这20来年的诗词写作技能,自以为算个文青了,但AI现在直接秒杀。
: 我想起来我小时候,我伯母从天津回老家,看到父亲他们几个在用算盘算账,然后算不清楚了,伯母是那个年代天津售货员里打算盘的高手,同行里甚至小有名气的,在家里就像院士指导博士生一样,给我爸他们露了一手。大家都表示佩服,但是30几年过去了,这个技能已经进入博物馆,只有在我怀旧的时候,拿家里那个算盘玩具打一个小九九,打完还检验一下是不是上边两个下边两个。
: ...................
--
FROM 117.129.58.*
我可能需要经常的审视自己敝帚自珍的东西,说一句狗屁或者笑一声呵呵。
都是狗屁,都是泡沫。老孙去也~
--
FROM 221.216.117.*
有道理
【 在 dalaohu 的大作中提到: 】
: 枉写20年诗。
: 你难道不懂,真正的好作品,无论是诗词还是共它艺术形式,都是以作者的人生经历为基体,以作者的人格特色成反射,以作品创作的时点为际遇的。
: 无论是"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还是"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读的不是诗,是人生。
: ...................
--
FROM 114.22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