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紅憂碧晚蕭瑟”、“風高露寒,灑下飛花上”,这两句较有诗意。“一”、“壹”在汉及以前几乎同用,后世的实际用法则有微妙区别。“壹”侧重一概、专一、均一的语例较多,有着重意,与“一”通假时,有时会借鉴周秦语感。如“闻卿善琴,试欲一听”(《宋书·戴颙传》),“至南巢而壹息”(屈原《远游》),此两例皆可训“暂”:前者在选字上有一些倾向性,需要综合文风来判断;后者作为经典,影响到后世类似意思的表达。仅供参考。
【 在 abanda (叛党次数越多越优秀的哲学党员) 的大作中提到: 】
: 愁紅憂碧晚蕭瑟。溯回潮。少時故事,孤老才懂。風高露寒,灑下飛花上。壹雁刮起千萬恨,懷抱空,愁雲翦,風飄外。神州同沐迷魂雨,將醒未醒香欲消。采紅菱,唱楚歌,誰被團團圍困?清徽筆,梅魂酒,誰能留顔月亮?錦瑟並非無端物,聞度江湖名聲顯。
--
FROM 123.11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