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如此,这两天微博上的很多长文,和一些真诚的悼念
令真的经历过那时候的人都是一脸懵,当时那么差的口碑现在竟然就翻盘了
可见历史评价的不确定性与盖棺论定之难
至少从我的角度,膜是调侃多于真诚的
但我发现很多人是真心实意的膜,而且全靠同行衬托
这一节也写在下阕次句中了
真正的公允评价和历史真相可能要等到几十上百年后,也可能永远不会有
所以这篇的措辞还是挺费思量的
我自以为婉讽的意味还是留住了
包括像九龙治水、实质垂帘、好大喜功、台海危机、大坝功罪等
尽量用客观提及,或者褒贬两说
【 在 anselrill 的大作中提到: 】
: 可能记忆不太真切,若干年前,大约九十龄时,百度贴吧一度出现过以他本人为题材的表情包,都是各种调侃,比如“江来要负泽任,民白吗”。如果发贴或评论,这些表情包就在很显眼的位置,没有当事人的了解和授意是很难想象的。
: 那以后不久风向就变了,许多年轻人称赞他多才多能。
: 社会舆论的群体转向,在最近十几年的中国已经出现过多次。比如袁隆平八十多岁时,网上也有很多人质疑,而且焦点很集中,没有多少人了解草创中的海水稻等。
: ...................
--
FROM 111.20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