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还有这个说法。。
【 在 mingfm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炒现卖,最近正在读一本巴赫传,根据作者的理解,巴赫在创作小提琴和大提琴无伴奏作品的时候,因为乐器本身的局限性,而巴赫本人又特别看重复调,所以他在创作时其实是假定,听众在自己的内心里会哼唱一些伴奏旋律的,否则不足以发现他作品的音乐性。所以这些曲子其实对于观众的要求非常高,如果观众在心里边不会伴奏,那光听的话,感觉就会差一些,感觉到音不全。
: 按照这个理论,要真正听好巴赫的无伴奏作品,那还真得需要一定的音乐造诣了
:
--
FROM 210.7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