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社区手机版
首页
|版面-咖啡时光(Coffee)|
新版wap站已上线
返回
1/1
|
转到
主题:现在喝咖啡的黑科技,冰球、细孔粉碗
4楼
|
kanecolin
|
2023-03-09 12:14:22
|
展开
分享自己的实践经验,或许可以解答大家的一点点疑问:
1. 冰球:如果没错,您提到的应该是这个玩意儿“paragon”,我的实践感受是: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对于鼻前香能感知的风味保持有改善的作用,我和我的小伙伴的观点是这个小东西的感知提升效果不及在萃取公式本身调整来得有效,我把paragon给小伙伴们玩了一圈后鱼上出了,这么说吧,静待民族复印件
2. 细孔粉碗:其实这个还是挺好玩的,其实是不是需要细孔粉碗,取决于你对要操作的豆子的了解,工业化是为了普惠,而精品化是为了追求极致,即然是追求极致,您就要把自己对于萃取豆子的知识了解尽量拉到满,先说细孔粉碗设计的初心吧:我理解一方面是减少研磨细粉通过率,提升口感;一方面是一定程度上提升冲煮局部压力,增大萃取效率和增大crema的呈现效果;最后在某些综合因素的作用下,可以抬升中段萃取期影响大的甜感。但是,这类操作都需要对豆子、对研磨机、对机器的深刻理解和设计,才能把出品效果拉到满。但这杯出品的商业价值公识可能远低于您的付出,所以从商业的角度,不推荐这么整;如果从学习和探讨的角度,还是挺好玩的。
一点小小的体会,希望可以帮到您
【 在 chh811 的大作中提到: 】
: 真的有提高风味吗?
: 还有等离子发生器除静电,减少研磨飞粉情况。
--
FROM 114.249.227.*
8楼
|
kanecolin
|
2023-03-11 17:23:51
|
展开
1.paragon其实出过非常多极致改进的小装置,有幸试过几款,其实冰球“增”味+“提”甜的理论已经挺久了,但是paragon的改进其实不止是球的材质,更多是球内液体的配方。比热控制的能力可以保证1个冰球在30~40s的时间内保持一定的低温,如果冲煮方式得当,可以把中段注水过程中对甜感和醇感相关的物质尽量保留住,如果前段再配合上闷蒸/预浸后的盖盖儿,可以把易挥发的风味类物质尽量多的锁到液体中。这是我对球的理解。
2. 其实还是对压力有一定影响的,当然我说到的压力是局部的。比如ims粉碗+冲煮头分水网的组合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均匀布水,以减少通道水柱形成的可能性;同时萃取后的液体通过粉碗细密的孔径后会把大水珠分裂成多个小水珠,这个时候你能从视觉的角度感受到所谓油脂变的更加“绵密”、“厚亮”,同时也会阻挡一些粉饼中冲击出的细粉,口感上相应的你会稍微感觉到比传统的粉碗干净一些。其实ims或者vst或者synesso这类粉碗牛逼的不是能做到多细,而是精加工后,可以保证制定位置的孔径大小保证一致性,这样对指定粉层厚度的萃取压力就能做个微调,这对于浓缩的出品改善是可以量化出来的,当然这种改善我觉得对奶咖出品的改善感受不明显
嘿嘿嘿~~~
【 在 FLYBBS 的大作中提到: 】
: paragon原来是咖啡风味标样套装。
: 孔细又多,压力其实不影响。
:
【 在 FLYBBS 的大作中提到: 】
: paragon原来是咖啡风味标样套装。
: 孔细又多,压力其实不影响。
:
--
FROM 114.249.227.*
9楼
|
kanecolin
|
2023-03-11 17:25:57
|
展开
哈哈哈谢谢鼓励~~也是正巧,我和我的小伙伴们“踩过坑”哈哈哈哈,分享一点儿感受,也是想抛砖引玉挖出长期潜水的大佬们~~~
比如那些最近又买杯子又买壶的大佬
哈哈哈哈
【 在 chh811 的大作中提到: 】
: 给你点赞。回答的很好,解决了疑惑。
--
FROM 114.249.227.*
10楼
|
kanecolin
|
2023-03-11 17:35:01
|
展开
哈哈哈哈,职业习惯导致的:
1.纠正一个小细节,如果是技术向用这个词,一般写作chat或者chat-gpt;如果是产品向用这个词,一般写作ChatGPT,这个要严谨,字母不能错,大小写不能掉,中杠不能少。嘿嘿嘿~
2.我刚实验了一下,chat是这么回答这个问题的:
【 在 djshaofei 的大作中提到: 】
: 很chatgbt
:
: #发自zSMTH@OCE-AN10
--
修改:kanecolin FROM 114.249.227.*
FROM 114.249.227.*
13楼
|
kanecolin
|
2023-03-14 14:32:35
|
展开
FYI
附件(4.6MB)
paragon.mov
【 在 hsz76 的大作中提到: 】
: 冰球是放在手冲滤杯的下面,没有跟咖啡粉接触
: 【 在 FLYBBS 的大作中提到: 】
: :......
: ...................
--
FROM 114.249.227.*
15楼
|
kanecolin
|
2023-03-15 11:48:10
|
展开
您的这个理解骚微有点儿跑偏,首先还是要了解一下萃取的一些基本理论,其实就是通过液体温度控制萃取效果:
- 水温高萃什么物质
- 水温低萃什么物质
- 先高后低是为了啥
- 先低后高是为了啥
---
国内的小伙伴,对这个球或者说整套冲煮器具的配合使用,其实是有一些误区的,这个原因很多,其中一些所谓的咖啡知识博主的错误解读和引导不无关系。
- 高水温(冲煮水温)是为了提升萃取阶段中易挥发类物质的释放和水溶性物质的溶解效率,当然这些都被其他的很多因素影响着(粉研磨的粗细和切削形状、粉径分布情况,流速等)
- 低水温(这里特别指的是冲煮水温)当然和上面的作用相反,就是缓慢的让上面需要释放的物质释放出来
- 冰球冷却的主要目的:
1. 降低挥发性芳香类物质的逸散
2. 调节吸附滤材过滤后通过的颗粒类(通过改变流速改变页面边界长度进而改变液体表面张力来约束透滤的固体颗粒),吸附/变缓呈味类物质中那些结合尺寸较大的物质,但同时这样做也会降低非常多风味的感受
3. 降低出品温度,更好的呈现出酸类物质和甜感物质
希望俺的回答能让你更迷瞪一点儿,哈哈哈
【 在 FLYBBS 的大作中提到: 】
: 怪不得,直接水温低点不就得了?
:
--
FROM 114.249.227.*
1/1
|
转到
选择讨论区
首页
|
分区
|
热推
BYR-Team
©
2010.
KBS Dev-Team
©
2011
登录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