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长沙出了个三顿半咖啡
前两天不是有人说冻干加香精吗?
【 在 novicer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品牌的咖啡怎么样?
: --
: 修改:novicer FROM 117.81.7.*
: ...................
--来自微微水木3.5.14
--
修改:FLYBBS FROM 119.108.161.175
FROM 119.108.161.175
这么快就实锤了。。。
其实香精与烘培出的甜,味道完全不同。
【 在 novicer 的大作中提到: 】
: 里面有很多肉眼可见的白色或者透明晶体,估计是香精
:
:
: ...................
--来自微微水木3.5.14
--
FROM 119.108.161.175
现在咖啡豆粉产品,只认illy。
除了开封后保鲜期短点,没其他缺点。
【 在 novic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开始以为是植脂末,但植脂末是白色不透明的,不是晶体状
:
:
: ...................
--来自微微水木3.5.14
--
FROM 119.108.161.175
豆叔在版上都臭了,你喝过illy的豆子才能知道什么是口感纯净,是小商小贩比不了了,更何况加压保存保鲜期长达二年的优势。
唯二缺点除了贵,就是开封后保鲜期稍短。
当然就算illy比我自己烘的口感纯净多了,但回甘明显不如我烘的杂牌豆,我还是选择后者。
【 在 winsen 的大作中提到: 】
: 豆叔不错啊,可以试试
:
:
: ...................
--来自微微水木3.5.14
--
修改:FLYBBS FROM 119.108.161.175
FROM 119.108.161.175
开始,我也觉得一般,但是我稍微把粉磨出
粗点,降低了压力(阻力),口感立刻感到比我自己烘的纯净多了。
另外一个佐证,别的咖啡豆都是在保鲜期末期,逐渐开始漏,一般稍微调细研磨度,都能救回来,但是illy在末期是断崖式的漏,无论怎么调细都救不回来,神奇的是最细的时候虽然咖啡液漏,但是不漏粉,无论多细都不漏粉。
说明反应进程控制的相当一致,产物也相当一致。
咖啡这个东西挺有意思,每个步骤的宽容度相当大,不能做到最好喝,也能做到不难喝。
但是步骤太多,不是因为时间拉的过长,根本好喝不了,就是因为某步骤操作不完美,只能达到不难喝的程度。
【 在 winsen 的大作中提到: 】
: illy以前上学时候喝了不少,没觉得好喝啊
:
: 【 在 FLYBBS 的大作中提到: 】
: ...................
--来自微微水木3.5.14
--
修改:FLYBBS FROM 119.108.161.175
FROM 119.108.161.175
不专业,没通过任何认证与培训,都是自己看书摸索
通过illy我才认识到压力也不是越高越好,有的咖啡豆是压力最高最好,有的咖啡豆是次高压力最好。
【 在 winsen 的大作中提到: 】
: 专业啊
:
: 【 在 FLYBBS 的大作中提到: 】
: ...................
--来自微微水木3.5.14
--
修改:FLYBBS FROM 119.108.161.175
FROM 119.108.16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