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C也是要综合看的。M1用超宽执行架构获得了很高的IPC,用晶体管规模(成本)换取低频高性能,达成了高性能长续航。这是最符合苹果自家产品路线的方案。
但x86 cpu是通用处理器,要面向广泛的多的应用场景,所以大家的选择是相对M1更低的IPC,但用高频高功耗来低成本的解决问题。所以在同等die面积下,不考虑功耗限制x86肯定是继续吊打m1。但在m1的移动场景下,在低频长续航同时不要那么多核心的并发场景下,就能性能碾压x86。
所以以后处理器的pk一定是需要综合成本(die面积/工艺),功耗,性能(堆ipc还是堆核心数)三方面平衡的综合对比。只是单纯的说某一方面吊打是没意义的。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cpu不再是intel一家独大的局面了,且不说amd,连arm都具备了正面对决的能力。
【 在 hgoldfish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大的优势是性能。
: 农企的 64c128t 处理器,吊打这些牛鬼蛇神。
: 除非 ARM 能够做到每核 IPC 达到 AMD64 的两倍,并且核心数可扩展到 512c1024t,不然 ARM 在高性能计算领域毫无机会。
: ...................
--
修改:lvsoft FROM 180.109.234.*
FROM 180.109.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