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12代牙膏预测
农企都用 5nm 制程了。不比牙膏厂的 intel 7 差啊。
而且农企打算在游戏 CPU 上面堆叠上百兆的L3缓存。单线程性能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 在 myspam (mys/梅艳珊/珊珊/Pam/帕姆) 的大作中提到: 】
: 单核性能强过AMD较多,多核不太行,就是为了对4核或6核而设计的偏游戏CPU,或你跑的那个大型软件对4核6核以上的CPU根本没有优化,只是预测
--
修改:hgoldfish FROM 112.47.122.*
FROM 112.47.122.*
温度高又没事,只要能跑就行。
等 12 代 core 出来,农企刚好也出 5nm 的 zen4
还是看好农企。牙膏厂的含三量太高了,技术没得玩。
【 在 myspam (mys/梅艳珊/珊珊/Pam/帕姆) 的大作中提到: 】
: 5nm没出来,我是和zen3比的,INTEL现在完全不管发热了,240水都快压不住了,要是给zen3一个差点的240水那都超个不错的成绩,而且好像AMD这些年都是说的内核的温度,不像INTEL那个温度是case壳的温度,所以AMD显示的温度比实际(散热器上的)温度要高一点
--
FROM 112.47.122.*
给大家看一下我 2016 年的发文,哈哈。。
https://www.mysmth.net/nForum/article/CompMarket/544071448?s=544071448
不过我现在看法转变了。巨硬根本做不出能调度大小核的操作系统哈哈,要坑死牙膏厂。
【 在 zli07 (Anonymous) 的大作中提到: 】
: 首先,实际上AMD的功耗也不低,要这么多核心同时达到极高的频率,怎么可能功耗降得下来
: 其次,intel 还是有东西的,只不过所谓钱要一点一点赚,只有看竞争对手掏出来的东西够看了才会多挤挤牙膏。
: 12代的IPC提升应该是比较大的,而且大小核架构下放到i3甚至奔腾,应该是可以一战(不然的话,将会成为史上最失败的一代产品,毕竟又要换主板又要换内存,连ATX电源都要换成12VO)
: ...................
--
FROM 112.47.122.*
肯定没这么简单。
关键是大小核的调度也是有开销的。操作系统要调度,核心要 cache miss
如果是 PC 的话,其实应该默认调度到大核上,碰到低优先级的再调度到小核上面。
【 在 tedxyz (ted's sweatcoat)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不麻烦吧
: 除了预定义的大核进程,统统先扔到小核上
: 小核跑满了就移到大核去
: ...................
--
FROM 112.47.122.*
为了在多核性能上碾压农企。
【 在 myspam (mys/梅艳珊/珊珊/Pam/帕姆)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小核的小核感觉80%是为了降成本和凑数
--
FROM 125.78.66.*
然后剩下八个大核留着没用?
感觉对笔记本比较有用。台式机没啥用。
我的台式机都把 turbo boost 这类功能关掉,全默认跑在最高频率上面。
【 在 myspam (mys/梅艳珊/珊珊/Pam/帕姆)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大小核的设计,很有可能是默认全走大核,毕竟是台式电脑要性能不需要省那0.01度电,INTEL应该会和微软协调好,把所有的后台 进程 服务 列一个大表格,在表格里的全放小核,比如杀毒软件实时监控,自动更新,计划任务,还可以把qq 旺旺 音乐软件 不费CPU的 这些也列在表格里
--
修改:hgoldfish FROM 112.47.122.*
FROM 112.47.122.*
四个核心可以满足大多数应用了。不过生产力应用和游戏,还是八核比较好。可以提升性能,再不济,还能从过热的核心上面切换走,让频率稳定些。
现在牙膏厂在台式机上面再弄八个小核,我是想不出有什么用。笔记本有用,省电。台式机省那些电反而增加切换的开销,降低效率。
我猜牙膏厂打算用那几个小核来提升多核性能。再加上本身单核性能还凑合,综合起来就能在单核与多核两项上吊打农企。就怕农企发狠,直接给你两块 CCD,一共 16 核,到时牙膏厂又要郁闷了。
不过也不关我的事。我打算在 zen3 这一代坚持十年。
【 在 Avocado (Persea)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这个台式机配来一个多月,除了跑分,CPU基本都很闲,打游戏也是GPU忙的多
: 这才是个5600x
: 实在觉得CPU能力过剩
: ...................
--
修改:hgoldfish FROM 112.47.122.*
FROM 112.47.122.*
玩新的 3A 游戏吗?
对我来说八核才够用。因为我有做一些 cpp 开发。有时候重新编译一下都可以去泡杯咖啡了。我们办公室另外一个专业做 C++ 开发的,用的 Ryzen 5900.
现在手机和果子的 mbp, mac mini 都 8 核了。6 核虽然大多数场景下够用,但已经没法满足99.9% 的场景,升到 8 核是有必要的。
反正无论怎么说,4 核肯定是不够用的。
【 在 Avocado (Persea)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全程开着监控,打啥游戏CPU都不是那么忙,特别是多核,5600x用nzxt海妖240aio,温度低得很,满载30分钟也就不到70,频率相当的稳,我运气不好,PBO也就4600
: 实在是觉得CPU太过剩,除了跑分
--
FROM 112.47.122.*
是啊。。不过那 4 个小核,性能竟然也不差。
另外我不反对在笔记本里面用小核呢。m1 的面向 mbp 和 mac mini 的,用大小核没毛病。
我是说牙膏厂的 12 代和农企的 zen5 都是台式机的,用大小核完全没有必要。
就是价格没有变化,小核是个添头,这种架构对于操作系统也是个负担。假如我拿来跑 linux,估计调度会出问题。还有更多的计算软件不兼容,估计要坑死不少人。
【 在 shallpi0n (紫竹) 的大作中提到: 】
: mac mini的8核里就有你不齿的四个小核
--
FROM 112.47.122.*
不相信巨硬可以搞定。手机的大小核发展了近十年吧。到现在其实都不算完美。
上个月有个事情是 vivo 还是 oppo 来着,被人发现在 888 上面搞白名单,只有少数程序比如跑分程序才能用大核。剩下的全用小核。
【 在 shallpi0n (紫竹)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们想多了,大小核这点屁事微软还是搞得定的
: 就是大部分app需要更新可能过渡期有些痛苦
--
FROM 112.4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