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英特尔德国新厂选址落定:耗资 800 亿欧元
与其说是ARM的不如说是异构的
会有各种架构的*PU分布在各个角落
【 在 Gary1981 (Gary) 的大作中提到: 】
: 口子已被撕开了,不看好INTEL的未来,未来肯定属于ARM架构的,X86必然衰落,过程会很长,就如同手机对数码相机的取代是一样的。
--
FROM 116.233.89.*
荷兰代尔夫特大学的固态物理系是英特尔钦定人才库
【 在 hgoldfish (老鱼) 的大作中提到: 】
: 荷兰是小国。都不一定能招到人。
--
FROM 116.233.89.*
远没有看上去那么美
主要是你逆向不出来各指令间的关联关系
有些指令的组合在内部实现有加速路径,有的就没有
这个都是各家内部信息,只会体现在编译器最终实现
简单只实现单个指令不能把这些内部捷径一并模拟出来的话
那性能损失永远高到不能看
【 在 hgoldfish (老鱼) 的大作中提到: 】
: x86 迁移到 arm 这件事没你想象的难。
: 龙芯那条路就非常好。针对 x86/arm 的每个指令,龙芯都做了一个一模一样功能,但是二进制编码不一样。执行前一一对应编译一下就行了。
: 我的看法是,x86/arm 可能没了,但牙膏厂的晶元工厂,说不定是下一个台积电呢。
: ...................
--
FROM 116.233.89.*
将来大趋势应该还是分工,分布计算
CPU/GPU/DPU/IPU……
一面CPU上面特定计算核心越来越杂,另一面各种周边的“智能”越来越高
如果总线门槛解决没准CPU就不负责计算变成存储/地址的调度核心了
【 在 hgoldfish (老鱼)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些问题不大,可以慢慢调的。属于细节问题。我们先来说整体框架。
: 现在的问题是一方面“性能过剩”,另一方面又“晶体管过剩”。
: “性能过剩”很好理解,就是目前的 CPU 能够轻松满足 80% 的计算 IO 需求,过剩了,但还有 20% 的需求远远不够。
: ...................
--
FROM 116.233.89.*
晶圆厂的人力成本是小头吧
800亿欧元抠抠财务成本估计就把人头费省出来了
【 在 myspam (mys/梅艳珊/珊珊/Pam/帕姆) 的大作中提到: 】
: 放德国那成本更高了,德国人工很贵,15代卖的不可能便宜了
--
FROM 116.233.89.*
我的意思是具体微架构会越来越不重要
大家关注点会集中在如何在各种细分市场争取性价比
【 在 hgoldfish (老鱼)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错,我说的也是分工啊。分成 arm 模拟核,x86 模拟核。
--
FROM 116.23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