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问题不大,可以慢慢调的。属于细节问题。我们先来说整体框架。
现在的问题是一方面“性能过剩”,另一方面又“晶体管过剩”。
“性能过剩”很好理解,就是目前的 CPU 能够轻松满足 80% 的计算 IO 需求,过剩了,但还有 20% 的需求远远不够。
晶体管过剩是指晶体管单个核心,堆再多的晶体管,提升也就那么一点点。但制程提升以及封装技术越来越走向立体化,使整个芯片能集成的晶体管也越来越多。以后可能只要花 20% 的晶体管,就能搞出性能还不错的八核。另外 80% 的晶体管拿来做 GPU,NPU,基带,FPGA 什么的。
我估计,以后的 CPU 厂商可能会使用龙芯的这个技术,集成一堆的 x86 模拟核,arm 模拟核,各自运行在不同的空间,使用不同的优化技术。指令间的关联关系,慢慢逆向出来就行了。或许只要优化好 95% 的程序使用的应用层核心指令集就够用了。
【 在 oldwatch (一条叫java的鱼◎城内风光独好) 的大作中提到: 】
: 远没有看上去那么美
: 主要是你逆向不出来各指令间的关联关系
: 有些指令的组合在内部实现有加速路径,有的就没有
: ...................
--
修改:hgoldfish FROM 110.81.15.*
FROM 110.8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