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侧透,就说这种结构,一切的原因都是现在DIY主机普遍功率过大,散热压力造成的
为了对抗发热,最早的尝试是38度机箱,侧板对着CPU散热器开个管道进风,后来是BTX,
把主板倒过来,CPU往机箱前边放,从前部吸空气,机箱里的热气由电源和后侧风扇排出。
后来不够用了,电源吃CPU显卡尾气,也不方便低功耗时电源风扇停转,机箱上下又倒了
回来,直接在顶盖开散口散热,电源就在下边了(电源下置的早期,有些机箱真就是传统
机箱简单反过来生产的,因为电源风扇不是从底部外壳吸气,还是从机箱内侧吸气)
这样一改顶部多了两个风扇位,排气能力大增,还可以挂水冷散热器,
现在机械硬盘用的少了,普遍放电源前部,过去是光驱位,就省下了传统硬盘架的位置,
这样又可以在机箱前部加风扇、挂水冷,同时缩减前后长度(只要满足显卡长度就行)
所以,一切都是为了散热改来改去
至于你说的背部走线,一是为了好看,二也是为了避免阻碍风道气流流动
【 在 lengxinyi 的大作中提到: 】
: 1:电源从上置挪到了下置,贴近地面不是更容易吸灰?
: 2:(接上条)主机都放桌子上,不放地上,我放地上都嫌风扇吵
: 3:机箱变得又胖又短,之前一般宽度都在180-200,现在小机箱都200+,我觉得短了没有用,宽了特别占地方
: ...................
--
FROM 111.3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