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吧,反正我2年没买了
【 在 Bruce12 的大作中提到: 】
2025年春季,全球NAND闪存市场迎来了一波涨价潮。在这波涨价潮中,国际知名存储器制造商闪迪(SanDisk)和美光(Micron)率先宣布,自4月1日起对其NAND闪存产品提价超过10%。
根据渠道反馈,长江存储零售品牌致态也将于4月起面向渠道上调提货价格,幅度或将超过10%。
早在上个月,市场上就已经出现了价格上涨的早期信号,尤其是小容量eMMC和部分SSD产品的价格已经开始上涨,部分渠道低价资源已经率先启动。
在最近举行的CFM|MemoryS 2025大会上,业界专家指出,在人工智能(AI)技术推动下,计算能力的需求正在爆发式增长,进而带动了对存储能力需求的快速上升。大会讨论的一个关键点是大容量时代的提前到来,特别是在企业级应用中,32TB SSD已经开始大规模量产,而64TB和128TB的存储需求也在快速增长。此外,预计今年AI手机和AI PC将迎来显著的技术进步,进一步增加对高容量存储产品的需求,这将有助于消耗现有的存储产能。
NAND Flash厂商2025年重启减产策略
三星、SK海力士等头部厂商虽未正式公告,但已通过减产(2024年四季度起减产超10%)和产能转向高附加值产品(如企业级SSD、HBM)释放涨价信号。
TrendForce研究报告指出,自2023年起,各大NAND Flash原厂已深刻认识到供给过剩对产业造成的严重冲击,特别是NAND Flash需求年增率自30%大幅下修至10-15%,2025年初,各NAND Flash原厂均采取更为坚决的减产措施,缩减全年投产规模。在此背景下,除了Micron(美光)率先宣布减产,Kioxia/ SanDisk(铠侠/闪迪)、Samsung(三星)和SK hynix/ Solidigm(SK海力士/思得)也启动相关计划,可能长期内加快供应商整合步伐。
由于铠侠(Kioxia)和其合作伙伴闪迪(SanDisk)这两家公司专注于NAND Flash产品,没有DRAM业务作为收入平衡,减产对它们营收的影响将大于其他竞争对手。三星(Samsung)虽然在企业级SSD和其他领域保持领先地位,但面临中国市场竞争加剧和技术转型的过渡期,库存压力增加,也计划减产。SK海力士(包括其子公司Solidigm)尽管在2024年企业级SSD市场表现良好,但受到整体需求低迷的影响,也需要调整生产策略。
短期内,减产可能有助于稳定价格,减轻供应过剩的压力。但如果减产导致价格上涨,下游终端厂商的成本将上升,可能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长期来看,减产可能会加速产业整合,竞争力较弱的厂商可能面临退出市场的风险。厂商需要专注于技术创新和产品差异化,以增强竞争优势并开拓特定的细分市场。
--
FROM 123.115.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