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我房租 5000,每个周末都住五星酒店”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NewExpress 讨论区 】
同事最近发现,身边一个工资很普通的朋友,虽然住在 5 千块每月的房子里,却经常在
周末偷偷跑去五星级酒店。
本来以为他是约了什么人,结果只是花一千多块,一个人默默呆着。“就想找点自己的
时间。”
虽然有点奇怪,但我大概能理解他的想法。
尽管人人号称孤独,但大家的“独处时刻”,已经少得可怜。短暂逃离日常生活成了一
种必要需求。而他逃离后的落脚点,就是五星级酒店。
新世相X研究所(id:thefairx)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并找了五个年轻人,聊了聊他们
在那里度过的夜晚。
对他们来说,比起“生活在远方”,去五星级酒店住一晚明显更方便。不需要辞职、不
需要休假。
睁开眼睛,就能换一个世界。
房租 5000,周末住五星酒店的北漂们
作者:新世相X研究所
今晚不想回家,就去附近的五星级酒店住一晚,是种怎样的体验?
我本来以为,这是一种奢侈的“怪癖”。后来发现,这样的人在北京还真有不少。但故
事几乎无一例外,都关乎于“逃离”。
逃离室友、逃离不够理解你的家人、逃离洗澡水忽冷忽热的出租房、逃离不满意的自己
……
在这一两天的世界里,他们摇身变成富人,享受着最舒适的屋子、丰盛的早餐、精致的
设计,和24小时的服务。
然后,他们重新有了力量,回到现实生活。
● 俯瞰芸芸众生,是我奋斗的动力 ●
Ray,22岁,互联网创业者
每当我觉得快撑不住要快崩溃的时候,就会去住酒店。
我是个互联网创业者,跟创业伙伴一起租了一个商住一体房。我们在这里工作,在这里
睡觉,基本没有生活。我经常日夜颠倒,有段时间我的生物钟完全被打碎了,每天只睡
4 个小时。创业就像是坐过山车,总要承受比你的人生更重的压力。
住酒店是最有效的办法,让我找回生物钟,找回对工作的激情。当我睡醒睁开眼睛,发
现身边的东西和环境是全新的,是个很奇妙的事。
我选择酒店有三个标准,一个是我当时的心情,二是装修,最后是权益。比如我想去嗨
一下,就去 W 酒店,它们比较夜店风,有 DJ 驻场的;如果还要在酒店见人,我就会选
希尔顿,它有大量深色和木质的装修,比较偏商务;如果我是纯放松,我就会住万豪。
我会研究各种信用卡和酒店积分,去换免费的入住和升级机会。
酒店本质就是你租了一天的房子,这就是你的隐私空间。这个跟去酒吧,跟朋友聊天的
那种放松完全不一样。在酒店里,我做的事跟在家里一样,还是睡觉、看书、甚至工作
,但感觉很不同。
住五星级酒店,就像是去体验了一次有钱人的生活:买个豪宅,请佣人给你打扫卫生,
给你倒酒,自己边喝酒边工作。这样的生活是很多人一辈子的梦想。现在花几千块,就
能提前享受了。
我特别喜欢酒店高层,可以看到下面各种芸芸众生为各种事情奔走。这会提醒我,如果
你不努力,停止向上爬,你就很难看到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走在路上的人很多,因为
没有什么成本,住到希尔顿 33 层的人很少,因为这要花很多钱。
● 生活的仪式感,来自逃离日常的琐碎 ●
May,35岁,媒体人
从有经济能力开始,老公就建议我们在北京试住酒店。这几年的特殊的日子,比如新年
、生日、结婚纪念日、或者是假期有事不能出去玩,我们都会去住酒店,一年大概会住
十几天。这对我们来说,是家庭生活的一种小延伸。
我们在北京没有自己的房子,租的房子很小,也不能像真正的家一样随心所欲的来布置
。平时我在家办工,休息也在家,每天都在面对琐碎的茶米油盐和猫的屎尿。时常我会
很想逃离这些小事,有一个安静又舒适的环境继续我的创作。
酒店就给了我这样一种生活的仪式感。它的设计、服务、酒店里的早餐,都带给我一种
逃离日常的感受。
我很看重酒店的设计,入住之前都会先去找一些资料,比如酒店设计师如果是原研哉、
隈研吾这样的,我就会比较喜欢。在北京我们经常住的是瑰丽和瑜舍。
今年新年,我们又住了三天两晚。家里的两只猫看到行李箱就知道接下来没人照顾,很
不开心,等到我们回家,它们像跟箱子有仇似地,把里头的衣服和洗漱用品都尿了。同
时它们也像是在提醒我,又回到现实生活了。
● 从急诊室出来,我直接去了酒店 ●
Tony,31岁,新媒体创业者
每次生病的时候,就会特别想去住酒店,在北京我没有特别亲近的朋友。一个 30 多岁
的单身男人,生病了能找谁照顾呢?
有时候我会极端的想,如果我病重晕过去了,在酒店也不至于没人发现,起码第二天会
有人 check。
我是个工作狂,每天 10 点 15 分上班,晚上 12 点下班。按照这个工作节奏,北京的
住所也只是睡觉的地方,我对它没有归属感,也没有心思和时间去制造归属感。当生病
回到这样一个所谓的家,还要先处理家务再休息,我会觉得生活真是太糟糕了。
从两年前,我开始主动去住酒店来调整自己的生活,一般是生病的时候,工作压力特别
大的时候,还有家里停水停电的时候。频率大约是 1 个月 1 次。我会选择四季、瑰丽
、华尔道夫这些豪华酒店,他们的 SPA 、健身房等服务我都不用,我最在乎的就是床舒
不舒服。我也不会提前预定,都是当天决定去的,看哪家价格低就住哪个。
最近一次住酒店是两周前感冒发烧,我从急诊室出来后,直接去了酒店。当时工作压力
很大,身体也很虚弱,我太需要一张舒服的床,让我放松一下,好好睡一觉。
● 逃到酒店独处,我才属于我自己 ●
Steve Cai,32岁,互联网创业者
从 2014 年,我开始频繁去住酒店。最久的一次,我住了一周,当时祸不单行,事业和
家庭发同时发生变故,我需要与世隔绝。我就呆在酒店里看电视、看视频、看游戏直播
和睡觉,门也不出,微信我也不回复。
后来我意识到,我非常需要独处来获取能量。我在公司是老板,得在上千人面前演讲,
平时一周七天都加班。有时候下班了我觉得已经把一天的话说指标用完了,但回到家,
发现我妈今天的指标才刚开始用。
知乎上有一篇文章关于《那些车开到楼下,却不愿意回家的人在想什么》,有一段让我
很有共鸣:当你打开车门的时候,你就是老板、父亲、儿子,都是社会上的角色,只有
关上门一个人的时候你才是属于你自己的。我开始开车后也经常在车里呆着,回家前熄
了火,一个人在车里坐一会儿,什么都不干,最多玩玩手机。
现在每隔一段时间 social 太多,家里又乱,觉得能量槽消耗完的时候,我就要逃到酒
店去。我要的就是独处,只要房间舒服,其他的服务设施我都不太在乎。没人知道我去
了酒店,我不会主动告诉任何人。
● 在酒店里,我看到了未来的家 ●
Fan,28 岁,娱乐行业从业者
我大学的时候去了一家生活方式媒体实习,开始对酒店感兴趣,会去了解不同的酒店品
牌、设计和设计师。我想,潜意识里,可能也是因为它代表着成功人士和更好的生活。
平时大多时候是工作原因住高端酒店,这两年赚的钱多了一些,周末偶尔会自己主动去
住酒店。好几次连续出差一周,每天从早陪着客户到半夜,下飞机回到北京后,完全不
想回家。家里两周没收拾脏又乱,还要提着行李爬6层楼,只想找个舒服的地方,好好放
松一下。
我比较喜欢比较新的,设计简约的酒店,比如东隅酒店。它没有评星级,这点挺吸引我
的,有一种小众的感觉,而且周末的价格会比平时便宜好几百。
住在酒店里,我最喜欢落地窗,有种很开阔的感觉,这是我租的任何老房子都没有的。
我也很喜欢在酒店洗澡,空间很大,平时家里的浴室很小,水压也不稳定。还有酒店的
空调,总能找到最舒服的温度,家里不是太冷就太热。我也会特地留意房间里的很多设
计,比如多用插座的隐藏式设计、冰箱拉手的细节。然后会想,以后我要把家设计成这
样。
这么说来,我不只是在寻找“逃离感”,也把自己对未来家的向往投射在了酒店里。
插画:十八线的大扬扬
(本文版权属于新世相X研究所,未经允许,严禁改编)
今天的文章来自我们最近新成立的公众号,新世相X研究所(id:thefairx)。
城市是现代商业的产物,而 新世相X研究所 会更多地与商业和品牌有关,用新的方式来
讲述品牌故事,扫描最下方的二维码即可关注。
在新的一年,希望和你一起对城市生活做更深的探索。
--
FROM 219.217.246.*
好奇怪,明明是一堆刷房党,
采访时都不说真话。
【 在 xxxlll () 的大作中提到: 】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NewExpress 讨论区 】
: 同事最近发现,身边一个工资很普通的朋友,虽然住在 5 千块每月的房子里,却经常在
: 周末偷偷跑去五星级酒店。
:
--
FROM 106.11.34.*
未必是刷房党
跨年夜帝都繁华地段的酒店基本上都是满的
【 在 afaint (囧r2)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奇怪,明明是一堆刷房党,
: 采访时都不说真话。
--
FROM 103.229.218.*
还好吧,北京郊区两千左右一晚的酒店经常满员
【 在 afaint ()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奇怪,明明是一堆刷房党,
: 采访时都不说真话。
:
: 【 在 xxxlll ()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61.148.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