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骑车运动量判别
骑骑平路练速度,平路起飞和爬坡的运动量也有一拼,踏频比爬坡时容易调节。
--
FROM 223.104.41.*
爬坡的运动负荷偏大,其实伤腿也伤车,优点只是目标明确,容易坚持,且路上人少。平路挑战小,负荷低,容易半途而废,大多数人达不到锻炼效果。
【 在 xxx11 的大作中提到: 】
:
: 也只能如此了,算意料之中吧。
: 大夫意思是通过腿部肌肉稳固膝盖,我不爬坡也算有自知之明吧
--
FROM 223.104.41.*
坡度还行,长度有点短,心率刚上去就又到了溜坡段了。不如去老山自行车公园刷圈。如果有路障,反复刷坡也行。不过有坡下都有转弯,需要控制好下坡的速度。
【 在 haili 的大作中提到: 】
: 反复爬首钢大桥的坡怎么样?
:
--
FROM 223.104.40.*
他的车齿比调节已经到极限了。
可能平时骑行的时候,匀速低,腿部肌肉没有很好的提升。
骑行台或者功率计这些训练起来有数据,会客观也直观。
没有功率计平路骑行时,能让大腿有酸胀的感觉是好的(山马骑行的时候常有这种感觉),这样逐步的腿部会更加有力,爬坡也就不会勉强了。
爬山的路上,可以看到有些人大盘中飞疾驰,有些人小盘大飞蹒跚,其实后者的腿部力量还不足以爬山训练,硬顶可能伤人。当然腿部力量大了,以后伤的是车,加速折旧和损耗。
【 在 skeleton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是齿比问题。
--
FROM 223.104.40.*
是的。成为大腿前,压缩盘或更少齿的牙盘更适合。
【 在 skeleton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明该换牙盘了,呵呵。
--
FROM 223.104.40.*
是的,以人为本,就要让车做出让步,对车进行改造或者升级。
【 在 xxx11 的大作中提到: 】
:
: 车伤就伤吧,关键还是人
--
FROM 223.10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