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国内自行车比赛,奖金为什么这么低呀?
确实太少了。好歹后面填两个零。
吴云飞也介绍过职业车手,年薪几万到十几万,职业运动员又是青春饭,若不是特别的天赋和热爱,真的很难有合适的回报。中国十几亿人口,这个产业以及运动,本来有无限潜力,但是整合运营的还很初级。
--
FROM 117.133.68.*
自行车受众和产业其实比几大球任何一个都庞大,既是种类丰富的运动(场地、越野、攀爬、特技等),又是生活中重要的实用技能(通勤)。从各个年龄阶段,性别,都设置合理的培训、教育、比赛、纪念日、节日等,可以很好的繁荣这个产业,也能丰富人们的生活,让人们更充分的广泛受益。
只是目前还没有哪个企业或者协会有这种能力,从一个国家开始,把他像足球在巴西或韩国那样搞起来,让这个产业焕发更旺盛的生命力。台湾那边的自行车产业做的挺好,趋势是很好的。
--
FROM 103.159.124.*
这种活动就不该收报名费。参赛人员必须自己买保险后参赛,就是准入门槛了,不能太高,但是要严格。
器材自备,按要求审核。
筹办经费和奖励来自车企、配件企业、运动品企业、食品、饮品企业、当地政府的赞助。特别专业的比赛,名次含金量高,可以代言产品的那种,奖金可以少一点,边际的收益足够了回报了,就好比科研界的人才帽子可以不发任何奖金和经费,帽子的边际收益就足够大了。级别低的比赛,以高额现金奖励为主,因为参赛者的收益只有这些。收益要和参与者中等水平人员的投入持平,保持相对平衡。这样可以让一半的相对更用心付出的人能够受益,推动这种运动稳步向前,让市场更有生机。
【 在 laomm 的大作中提到: 】
: 连拿四个冠军,可以把报名费挣回来
--
FROM 103.159.124.*
哦这也挺合理。
【 在 laomm 的大作中提到: 】
: 据说以前单站报名是这样的,交钱,玩赛后退款,不完赛不退
: 参加四站的管吃住,所以报名费不退
--
FROM 103.159.124.*
是的,需要分级分类。造假虐菜的要举报除名。
【 在 cybereagle 的大作中提到: 】
: 要搞大众体育业余比赛就别老想着选手收益问题
: 一场马拉松几万人,能拿到奖金的总共几个?为啥马拉松越跑人越多?
: 低级别比赛有没有人掏钱另说
: ...................
--
FROM 103.159.124.*
打麻将很普及,见过的周围几乎每家每户都乐此不疲。
【 在 lailuotalie 的大作中提到: 】
: 天朝没有运动氛围,本来坚持定期运动的人就少;坚持鱼运动的车,选自行车的比例也不高。大部分国人眼里,自行车不算是一项运动。近年的骑行热,实话说还是炒作成分大,很多人跟风买了车,也不会坚持下去的。
--
FROM 117.13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