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压不能这么看。
胎越宽,越厚,胎压往往越低一些。支撑力等于压强与作用面积的乘积。公路车外胎窄,标注的胎压是达到必要支撑力所需要的合理范围。
人为的为了舒适而大幅降低胎压,会导致轮胎不能在设计状态下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因此被迫通过变形增加接触面积的方式满足支撑力的需求(与地面接触面积格外大),容易接触和包裹地面上的杂物造成扎胎;另外也增加额外的滚动阻力;此外,轮圈边框与地面的间距也因此缩小,薄弱的侧壁容易因为方向和距离都更容易接触地面上凸起的尖锐物体而受到伤害;还有,这个小的间距,也容易在过坎时,轮圈边框和地面凸起过于接近挤压轮胎而发生蛇咬爆胎。
理论上分析,胎压过低会有上述不利因素。
我刚开始骑公路车的时候,胎压很低,破损了好几套外胎,折裂的惨不忍睹。
【 在 WilliamF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根据,汽车摩托车胎压低多了,几万几十万得跑。
--
FROM 117.13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