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现在回过头才发现 qbasic 有调用底层的能力
那时代好像专业点的程序员都懂汇编。
【 在 southwest 的大作中提到: 】
: 想想那些人好有才华
--
FROM 112.47.122.*
因为以前没有联网这种事情啊。
单机能做的工作不多。在互联网之前,大多数单位都有个打字室,专门打字,除此之外没有太多用途。后来进化了,大多数学校会弄多媒体教室,在投影仪上面展示课件。 家庭使用的话,我看当年大多数电脑都用于听音乐、看电影和玩游戏。很少有其它用途。
需求类型少,所以古代程序员需要学习的东西不多。
【 在 tingsoft8888 的大作中提到: 】
: 古代程序员真好,不用像现在一样,要学很多、更多的东西!
: --
: 发自xsmth (iphone10000)
: ...................
--
FROM 120.33.10.*
QuickBASIC 吧。这个是可以编译成 exe 的。
以前 QuickBASIC 在中国不流行,可能是因为巨硬的东西卖得贵?而且 QuickBASIC 发展没几年,就换成了 VB,巨硬没心思继续做 DOS 底下的软件了。
【 在 chaobill 的大作中提到: 】
: peek poke, 还有个没文档的 pest ,我打错 pset 发现的。
: 杂志上还有过怎么调用中断的介绍,忘记了
: 最让我震惊的是很多很多年之后,我才知道《仙剑奇侠传》是用QB写的
: ...................
--
FROM 120.33.8.*
我最近在看各种 arm, 8086, amd64, loongarch64 的汇编,发现 8086 的 16bit 汇编真是太简单了。除去一些字符串操作汇编这种东西,就那几条指令。我要是 80 年代的程序员,我也学汇编,因为就算学 c 语言,也不见得比汇编简单多少。
【 在 poggy 的大作中提到: 】
: DOS时代, 管理机器认为用bat语言就够了, 大多是dos命令集的脚本语言。
: 一些dos版本里面有汇编器和debug命令,当时的计算机人才,会使用汇编也挺普遍,
: 原因就是内存太昂贵,汇编简单直观, 让CPU的译码指针指到哪里执行哪里,
: ...................
--
FROM 183.253.147.*
我说的是 80 年代的 DOS 程序员哈。当时的个人计算机主要做好文字显示、编辑、数据库录入就差不多了。尤其是我们中国那会儿还比较穷,拿电脑玩游戏的没几个这么干。面对这些简单的任务,用 C 语言还得内嵌各种汇编,还不如直接用汇编了事。
90 年代以后,计算机的能力越来越强,386 以后都内置浮点协处理器,内存也大,计算机能做的事情越来越多。再用汇编就复杂了。
【 在 poggy 的大作中提到: 】
: 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 无非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混合, 加上折射衍射定律。
: 整个计算机的技术不也就是二进制, 移动+与或非的逻辑, 更是没法再简单了,
: 这不影响规模效应带来的复杂。
: ...................
--
FROM 183.253.147.*
我也看了几篇 6502 的汇编哈哈。不过看归看,现在已经 21 世纪了,我不太可能去折腾汇编。只能说跟着汇编语言深造计算机体系结构,理解 CPU 设计的原理,帮助自己写好程序。
【 在 sosei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试试6502汇编吗
--
FROM 183.253.147.*
就是汇编,有源代码的。
而且那种编程条件,也必要使用汇编。当时的程序员编程都是一个个字节扣出来的。内存资源极其紧缺。
【 在 pabkyh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最初的dos是用啥写的,不会是汇编吧
--
FROM 11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