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相机能不能变革一下,按人的思维设置按键呢?
有个档位叫P档
【 在 knann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光圈,iso感光度,都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去理解。现在既然已经硬件发展的非常强了,不会对使用产生什么约束,那能不能就把拍照的逻辑进行改革。按对焦,曝光量,聚焦程度等拍照时考虑的逻辑进行设计。不是简单的傻瓜化,还是让人详细的按自己的思维去控制,只是把控制一个
: 是简化,一个是符合拍照逻辑,让这个门槛进一步降低。
--
FROM 114.255.243.*
那你还是雇人给你拍吧,如果你连这些都不想考虑,只能让别人或者机器人做了......
【 在 knann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可能需要稍微了解一点对焦的基本知识,理解一下曝光和对焦是两件事情,P档控制不了对焦。。。
: 而且,P档控制的曝光量是死的,再想调整还得曝光补偿。
--
FROM 114.255.243.*
真人工智能,呵呵.
【 在 Dazzy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样想法,就是把现有的平衡点,所有干这事情的难度,完全转移到设计制造这一侧。用户可以恣意任性。
: 就是小白甲方对乙方:“我要你妥善实施我的一切需求。”
: 没问题,钱给足就行了。
: ...................
--
FROM 114.255.243.*
所以最终就是钱的事,比如我不想花钱,恨不得这些都没有,相机价钱脚底斩。
【 在 Dazzy 的大作中提到: 】
: 比如景深,让用户在拍摄现场计算景深信息,是很难的。至于直观的景深预览,有现成的按键,用户不学就没办法了。至于后期调整,其实业界有朝他想的方向努力的,比如光场相机。可惜效能太差太复杂,扑了。而佳能出的双像素RAW,也是可以后期调景深的。但是,为了照顾前期拍摄效
: 能,留的后期调整空间并不多。只能说是探索。将来不一定不能有一个更新的体系。简单来说,无论是什么体系,用户怎么也得学。
: 厂家其实很喜欢这样的——用户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有复杂处理都是云端服务器搞定。用户得定期交钱订阅服务,比如现在的云端AI。将来或许会有需要订阅付费的相机服务。客户不需要懂原理,懂掏钱就是了。现在已经有第一步,厂家已经开始在相机上推相机云服务了。
: ...................
--
FROM 114.255.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