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都没有说不学,我觉得摄影师应该学怎么摄影,控制相机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这一小部分,不应该花很大精力。比如说学计算机的人不应该不学习编程,但不应该学机器语言,应该是向描述语言进步,要往人这边发展,不能死守着相机自身的结构。虽然会的人,觉得没什么,很简单。但摄影师本身要学的东西很多,除了相机,还有闪光灯,还有滤镜系统,还有柔光,还有构图布局,后期处理等等。每个东西加一点难度,那这难度就上去了。特别是现在视频时代,视频还有分镜等更多的东西要学,拍好视频的难度比照片多很多。专业相机应该让人能够简单的,去实现自己的所有想法。而不是就给个自动,让摄影师听天由命,或者你就从相机的结构开始学。我当年开始玩的时候,光相机的控制,就学了得一周得时间,每天看视频教程,好似差不多半个小时。原来本版很有名的那个教程,130多节课,里面有至少40课,是在讲控制相机。我觉得这个应该简化。
【 在 Dazzy 的大作中提到: 】
: 比如景深,让用户在拍摄现场计算景深信息,是很难的。至于直观的景深预览,有现成的按键,用户不学就没办法了。至于后期调整,其实业界有朝他想的方向努力的,比如光场相机。可惜效能太差太复杂,扑了。而佳能出的双像素RAW,也是可以后期调景深的。但是,为了照顾前期拍摄效能,留的后期调整空间并不多。只能说是探索。将来不一定不能有一个更新的体系。简单来说,无论是什么体系,用户怎么也得学。
: 厂家其实很喜欢这样的——用户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有复杂处理都是云端服务器搞定。用户得定期交钱订阅服务,比如现在的云端AI。将来或许会有需要订阅付费的相机服务。客户不需要懂原理,懂掏钱就是了。现在已经有第一步,厂家已经开始在相机上推相机云服务了。
:
--
FROM 223.72.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