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从核显出现后,再也没买过独显的机器。家里的台式机已经是10年前买的,4年没开过机,准备报废了。
现在的所谓AI降噪,网上各路测评对比图令我印象深刻,ISO 25600的照片,一下子回到ISO 100的水平。能做到这种程度,确实是很大飞跃,但我没迫切需求。正如我前面说的,值得这么对待的图不是很多。如果有,30分钟一张也没什么。平时,不能数眼睫毛、头发,画面带较强颗粒感,就那样吧。
另外,不只是买独显1千来块钱的事情,软件工作环境对我来说也是麻烦,我已经离开windows系统,转向linux了,也就在windows虚拟机里跑佳能dpp。adobe之类的商业软件,无论是掏钱还是破解,十分麻烦。付出和我的获益不匹配。
目前,如果ISO高到我受不了,我更倾向买个光圈大一点的镜头,加强前期。
至于后期降噪,留待未来锦上添花。
【 在 hc0twx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AI降噪对硬件要求最高的LR的去杂色其实用4060这个级别的显卡已经很快了,再高级的显卡就没意义了,我用的两年前买的1千多的A卡用DXO的降噪速度也还能接受,但是如果是用不是最新的集显那速度就。。。在办公室的电脑和老笔记本试过,风扇简直起飞还要等半天。。。
--
FROM 119.13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