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原创]悬疑推理小说---散射(完结)
第四章 方宇洋(上)
9月5号下午3点,解剖结果一出来,李忠山就组织所有人员召开案情分析会。由于刑警队长梁开民因为另一起大案一直在东北出差,因此指派了资格最老的李忠山暂代队长职责。
李忠山向莫婷示意了一下,莫婷将复印的几份课题组问话记录以及宣传海报分发给现场人员,然后打开幻灯片,向大家介绍案情。
“死者名叫沈惟心,生于1994年10月,24岁,生前是A大学化学学院的一名在读研究生,师从先进催化化学课题组的孙兆丰教授。请大家看这张图片,死者整个前胸严重腐烂,根据法医验尸结果,胸前创伤所致器官衰竭是造成死亡的直接原因。另外这张图片显示,死者死亡之前很可能正往卫生间里面爬。现场提取到的指纹都是死者留下的,其它DNA信息正在物证鉴定中心检验,大概下周一才能出结果。死者的电脑中没有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其手机共有10个未接电话,4条未读短信。未接电话来源,2个是其房东周玉琴;2个是死者生前课题组的杜鹏宇,据悉,杜鹏宇协助孙兆丰指导该学生;3个是其导师孙兆丰,还有3个是沈母程洁。短信来源,2个是程洁,都是在问学业进展;1个是周玉琴催交房租,1个是杜鹏宇催其来实验室。目前,凶手行凶方式还未确定,我们曾怀疑死者得了某种怪病,但经过对其家人、课题组成员的访谈,法医向同行的咨询,并调查死者的就医记录,基本排除了这种可能。现场没有发现凶器或疑似凶器的任何痕迹。另外,法医最终判定死亡时间为9月1日的8点到20点。”
莫婷介绍完情况,李忠山向众人说道:“大家有什么看法?”
众人开始切切私语,良久,一个年轻的警员站了起来,这个人叫方宇洋,他和莫婷一样都是见习警员。不同的是,莫婷是正式警校本科毕业生,而方宇洋进入警校前已经在南方某大学取得工学硕士学位,方向是水处理。
由于一直酷爱侦探小说,研究生毕业后实在压抑不住内心冲动,竟然应聘去了刑警队,让同学们大跌眼镜。父母开始极力反对,后来也就随他去了。只是正式进入警队前需要先在警校培训1年,恰好和莫婷一起正式加入刑警队。
必须承认,方宇洋资质明显好于莫婷,在各种案情分析会上展现出一个优秀刑警的必备素质,梁开民和李忠山都很欣赏他。只是方宇洋仗着自己学历高,十分的傲气。梁开民为了培养他,有意对他进行一定的打压,安排李忠山带莫婷实战训练,却只安排方宇洋做一些整理案卷的工作。
在莫婷介绍案情过程中,方宇洋一直在认真倾听和思考,时而面露微笑,时而眉头紧锁。此时,他站起来说道:“凶器不好确定先不谈,法医已确定创伤是致死原因,那么就产生一个问题,凶手给死者造成这样大而且较为规则的创伤必然是抑制了死者的反抗行为,如何抑制反抗行为,是不是事先给死者服用、注射、吸入过某种抑制神经反应类的药物?”
“法医在死者胃部、血液和现场衣物中都没有检测到此类药物残留。“莫婷说道。
“如果不是药物抑制,那么会不会是绳索、胶带等束缚物?”方宇洋继续问道。
李忠山说:“绳索的勒痕一般可以看出来,至于胶带,我们以前做过实验,如果时间不长就撕掉的话,皮肤勒痕确实容易恢复,不易辨认。凶手用胶带控制住死者,将其伤害后致其昏迷,然后取下胶带离开现场,死者醒来后,奋力爬向卫生间后死亡。这是一种可能。”
“如果出租房是第一现场,凶手行凶,死者应该会喊叫,难道就没有目击证人吗?”有位警员问道。
莫婷解释说:“今天上午我和李老师又去现场调查过,没有人听到过喊叫,如果行凶发生在工作时间,楼内的住户多数在上班,没人听到也是正常的。此外,出租房的一层底商也在多日前停业整顿,因此也没有人。我和李老师还做过实验,他在出租房内大声喊叫,我在街上,由于白天街上十分嘈杂,我认真听也只隐约听到叫声,但换作路人,没注意到也正常。”
方宇洋继续说道:“如果出租房是第一现场,凶手大费周章却不留下任何痕迹这很困难,其次凶手究竟将死者绑在何处,因为一般房屋都没有柱子等固定物便于绑人。”
李忠山暗暗赞叹方宇洋的思维推理已超过自己,说道:“方宇洋说的有道理,现场的床都是宽1.8米的木质床,确实没有合适的地方可以用胶带将死者束缚住。我们确实得着重考虑真正的第一现场。”听到李忠山的赞许,方宇洋微露得意之色。
方宇洋转头望向莫婷,又问道:“凶手是如何进入并离开房间的,这方面有没有发现?”
“目前看,本案大概率发生在白天,凶手从窗户进入的可能性很小,而且窗台区域也没发现可疑踪迹。所以凶手进出房间的唯一渠道应该是房门,房门是常见防盗门,关门自动上锁加手动反锁。我们问过房东周玉琴,她发现死者时房门没有反锁。对了,周玉琴的嫌疑我们也排除了,她当时确实在厦门。”
方宇洋思考了一下,说:“凶手离开时关门就可以上锁,而他进房是必须要有钥匙的,如果说凶手从某个第一现场将当时重伤的死者带到房间里,那么用死者的钥匙就可以打开房门,钥匙就不是问题。”
“视频监控中有没有什么发现?”又有人问道。
莫婷说:“只有街上有监控,楼的正门附近没有监控,街上的监控没发现什么有价值的信息。”
见没人再发言,李忠山说:“根据目前掌握的线索,凶手行凶方式和作案现场都还要进一步调查,我建议先从嫌疑人排查入手。”
莫婷继续补充说道:“在死者生前课题组问话过程中,我们发现杜鹏宇比较可疑,今天经过和孙兆丰的确认,我们发现杜鹏宇所述不在场证明是有问题的,因为9月1日上午,孙兆丰发现死者没来实验室,打电话也没人接,派杜鹏宇去找过他,后来杜给孙兆丰发短信说没找到。因此我们认为杜鹏宇有很大嫌疑。”
“立即传唤杜鹏宇!”李忠山斩钉截铁地说。
(未完待续)
--
修改:nicai FROM 223.104.38.*
FROM 223.104.38.*
第四章 方宇洋(下)
杜鹏宇很快被带到,李忠山安排警员把人带到审讯室,然后从监控录像观察他的状态,杜鹏宇一开始还比较淡定,慢慢变得越来越焦虑,不停回头看审讯室的门。感觉差不多了,李忠山带着莫婷走进审讯室,坐在杜鹏宇的对面。
“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李忠山目不转睛地盯了杜鹏宇一会,骤然发问。
“警...警官,您真会说笑,是您派人叫我来的,这话好像应该是我问您才对。”杜鹏宇略显紧张却又故作镇定地说道。
李忠山“呵呵”一笑:“也对,那就不兜圈子了,直接开门见山吧,沈惟心的死和你有没有关系?”
“李警官,不知道您从哪得到的消息,消息来源......”
李忠山未等杜鹏宇说完,往前探了一下头,瞪视着他说道:“你就告诉我,有还是没有?”
“没...没有。”杜鹏宇一边摇头一边也有意识地坐得更加笔直。
李忠山向莫婷示意了一下,莫婷打开录音笔,里面放出的是孙兆丰的声音,说的正是派杜鹏宇去找沈惟心,后杜回短信说没找到的事。
听到这个录音,杜鹏宇瘫软了下来,双手捧头,沉默。莫婷朝着李忠山微笑了一下,她知道,人已经攻破了,只是没想到这么容易。
两分钟后,杜鹏宇抬起头缓缓地说道:“我知道这个事藏不住,你们早晚会找上我。我承认上次确实撒谎了。9月1号当天上午,孙教授开完会查看学生办公室和实验室时发现沈惟心不在,确实派我去找过他,我先是打电话发短信都没有回复,然后再去他租住的地方找他......”
“你去找他时是几点?”李忠山插话问道。
杜鹏宇想了想继续说:“大概是9点半左右。我到他家时,先敲门没人应答,刚想大声敲门,突然隐约听到里面传出‘救命’的声音。我很害怕,不知道里边发生了什么,然后我就跑到了楼下。”
“除了‘救命’的声音,你还听到别的声音没有?”李忠山问。
“听到‘救命’后,我很紧张,当时就远离了他家,没听到别的声音。”
“既然当时你在现场,为什么不报警?“李忠山厉声质问道。
杜鹏宇顿了顿,说了一句让人十分意外的话:“因为我恨他。”
李莫二人几乎异口同声问道:“为什么?”
杜鹏宇用舌头舔了舔嘴唇,莫婷见状给他倒了一杯水。然后杜鹏宇就把与范宁馨相识以及范宁馨因祼贷照片被公开自杀的事大致讲了一遍。
莫婷说:“这件事情我知道,可这跟你恨死者有什么关系?”
杜鹏宇说起范宁馨往事,又一次黯然神伤,缓缓地说:“范宁馨的祼贷对象一个是我,另一个ID叫freesoul,就是我们课题组的沈惟心!”再次提到这个人名,杜鹏宇的语气中仍然透着一丝狠劲。
“你凭什么断定freesoul就是沈惟心?”莫婷表情十分惊讶,惊讶到让李忠山都有些奇怪。
杜鹏宇此时理直气壮了起来:“沈惟心的QQ昵称就是freesoul,肯定是他,否则怎么会这么巧?”
莫婷先转身跟李忠山语气平和地解释:“李老师,我刚来时翻看过咱们警队近一年的卷宗,他说的范宁馨案我看到过。”然后转身对杜鹏宇继续说道:“你听着,这个案子已经结案了,公开照片的凶手也已经抓到了,不是沈惟心,而且凶手的ID也不是freesoul,而是freesoul1990。”
杜鹏宇震惊了!原来范宁馨日记里记录的freesoul只是freesoul1990的简写,却让杜鹏宇一直误以为是沈惟心。杜鹏宇突然双手猛捶桌子,连水杯都被震翻在地。莫婷刚想制止,被李忠山拦住了。
等杜鹏宇情绪稳定下来,李忠山问道:“你得到freesoul这个线索,为何没有及时报警?”
杜鹏宇低着头,淡淡地说:“我当时想,就算报案把沈惟心抓起来,也判不了几年,我想自己为宁馨...范宁馨报仇。所以,那天听到里面有人喊救命,虽然搞不清里面的状况,但隐隐感到我报仇的愿望可能要实现了,所以我选择了离开。”
“你到楼下后立即离开了吗?”李忠山追问道。
“没有,我走到较远的地方盯着那个单元的进口看了半小时左右,没发现任何人进出才离开。其实我也犹豫了一会儿要不要报警,然而仇恨战胜了理智。”说到最后,杜鹏宇的语气中夹杂着伤感。
“好的,你先回去吧,暂时不要离开北京,我们可能还会找你。”李忠山说完后,派人将杜鹏宇送了回去。
审完杜鹏宇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杜鹏宇的审讯结果让莫婷很失望,原本以为可以一举破案的,李忠山倒是显得比较淡然,微笑着宽慰莫婷:“走,我带你去吃大餐。”然后两人去了麻辣烫馆。失望的情绪一直延续到吃饭时,莫婷甚至忘记了询问李忠山麻辣烫和大餐二字之间的逻辑关系。
“李老师,您觉得杜鹏宇在说谎吗?”莫婷低头拨弄着菜迟迟不吃饭,突然抬头问道。
李忠山也放下筷子,说道:“看来不先解开你的心结,这饭是吃不上了。根据我的经验,杜鹏宇说的话可信。当然我们也不是一无所获,至少死者的死亡时间应该可以进一步精确到9月1日的上午。而且根据杜鹏宇的描述,他9点半左右到现场,到楼下观望至10点左右离开。所以凶手应该是8点到9点半进入房间,最早是10点后离开。所以我们可以进一步调整我们的调查范围。”
听完李忠山的分析,莫婷的心情确实好了一些:“您说得对,只可惜楼的正门附近没有监控,调查起来还是很难。”
“慢慢来吧,重点调查9点半前有没有携带大件物品去到那栋楼下而10点后离开的人,比如保洁人员,维修人员等。另外,明天是周末,你一会联系一下彭小慧看她明天有没有时间见一面。”
莫婷“嗯”了一声。两人吃完饭后各自回家。
(未完待续)
--
FROM 117.136.0.*
第五章 孙佳恒 (上)
9月8号,周一,上午,物证鉴定中心的DNA检验报告交到了李忠山手里,结果却让他很失望,现场提取的DNA信息除了死者沈惟心的,就是李忠山、莫婷、江炜等人的,没有发现任何其它的可疑DNA信息。看来凶手有很强的反侦察意识,李忠山心想。他感觉到这件案子的棘手程度可能超过了以前经办的所有案子,他迫切希望莫婷能给他带来好消息。
上周六,莫婷约见了彭小慧,她将谈话录音和笔录都交到了李忠山手里,彭小慧讲述了他所知道的关于沈惟心的一切,莫婷在笔录里记录了全部要点。
彭小慧(23岁):和沈是同班同学,我们俩人都比较内向,可能是这个原因,反而互相走得比较近,经常一起吃饭。沈母是化学教授,因此沈的大学和研究生都听从母亲的安排读化学,但沈本人对这个专业非常反感,却又不敢违拗母亲的意愿,所以一直很苦恼,做实验写论文都比较消极。我想进一步发展情侣关系,但他很少约我出去,我越来越无法忍耐他的无趣和消极,矛盾增多,后来就分开了。他喜欢宅,没什么朋友,应该也没什么仇人。9月1号我基本上都待在实验室和办公室。
听完彭小慧的讲述,李忠山不知怎的想到了现场那三碗泡面,愣了一会儿神,经莫婷提醒才回过神来说:“虽然彭小慧了解的死者信息比其他人多,但目前看和本案没有直接关系。”
莫婷附和道:“我和她聊完后,也是这种感觉,她的不在场说明已经证实了。这个案子目前还是没什么头绪。”看着徒弟的愁容,李忠山小心掩饰着自己的失望情绪安慰莫婷:“别急,可疑人员及犯罪现场的排查工作还在进行中,再等等吧。”
9月12日,周五。一周过去了,出入那栋楼可疑人员的排查没有进展,而死者生前课题组人员(除了杜鹏宇)的不在场说明大部分都得到了证实,还有少部分在继续调查中。“真正第一现场”的调查也没有任何收获。最重要的行凶方式仍然无法确定。
中午,李忠山和莫婷在食堂吃饭,莫婷没吃几口就放下了筷子,说道:“目前的问讯记录似乎都在表明死者没有和任何人结怨。死因无法确定,凶手无迹可寻,诡异的犯罪现场。李老师,我...我这几天经常做噩梦,我感到有些恐惧。”说完这句话,莫婷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李忠山没有吱声,双手抱在胸前向椅背上靠了过去。他想安慰莫婷,可一种深深的无力感让他只是动了一下嘴却说不出话来。良久,李忠山才勉强挤出一句:“下午开会再讨论一下。”
9月12日下午,刑警队再次召开案情分析会,大家就现有材料进行了讨论。找不到凶器,确认不了行凶方式,凶手就像从来没有存在过,所有人仍然一筹莫展。众人解散之后,方宇洋帮着莫婷一起整理材料。
其中一沓材料引起了方宇洋的注意,他问莫婷:“这些是什么?”莫婷看了一眼,正是李忠山从孙兆丰那里随手拿的一些宣传页,因为大部分都是英文,而警队多数人包括李忠山都没有英文基础,少数有些英文基础的对这类晦涩的英文学术材料也是敬而远之。
此时,具有工学硕士学位的方宇洋倒是饶有兴趣的翻看了起来。
突然,其中一页内容让他眼前一亮,这是孙兆丰课题组发表的一篇学术论文的首页摘要,方宇洋大致浏览了一下,虽然有些专业术语不甚明白,可他隐隐觉得从中可以得到与本案相关的重要线索。方宇洋的内心开始亢奋起来,他快速将这张纸叠好装进兜里。身后惊诧的莫婷刚刚喊出“这些材料不能带走!”,方宇洋已经冲出了会议室。
9月15日,周一,上午9点。莫婷在李忠山的办公室讨论案情,然而并没有什么可讨论的,一个托着腮帮,食指有节奏的敲着桌子,另一个站在窗口抽着烟。
忽然,一个人闯进了李忠山的办公室,手里拿着一叠纸,胡子拉碴,眼圈发黑,然而精神却很抖擞,正是方宇洋。他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快...快...传唤孙佳恒。”李忠山和莫婷同时转头,惊讶地看着他。
李忠山说问道:“为什么?孙佳恒有不在场证明,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他与本案有关。”
“我能证明他与本案有关。”
“如何证明?”
“就用这个证明。”方宇洋晃了晃手中那叠纸。
李忠山看了看那叠纸,全是英文,他皱了皱眉:“我不明白。”
“在审讯孙佳恒的过程,我同时向您解释。李老师,您相信我!”方宇洋的眼神中充满着自信与期待。
一旁的莫婷开口说道:“李老师,其实孙佳恒的不在场证明并非无懈可击,他和吴枫的说法是一起参加了香山举行的学术会议,但我后来了解到,他们俩整个上午并没有在同一会场,下午才到了同一会场。”莫婷对方宇洋一直有好感,此时也乐得帮他说话。
李忠山向莫婷点了点头,手扶着下巴来回踱步,突然停步说道:“好,传唤孙佳恒。”
(未完待续)
--
FROM 117.136.0.*
谢谢鼓励~
【 在 Norman 的大作中提到: 】
: 加油,期待成为水木的另一位大牛
--
FROM 117.136.0.*
第五章 孙佳恒(下)
下午一点,孙佳恒被带到了审讯室。李忠山照例先在监控前观察孙佳恒,发现此人只是一直双手胸前交叉,坐在椅子上闭目养神。大概半小时后,李忠山和方宇洋走进了审讯室。
在传唤孙佳恒的过程中,方宇洋一直在自己的工位上看那叠材料,李忠山也会不时过去看一看,然而这些英文对他来说就像天书一样,他完全不明白这些英文和本案会有怎样的关联,他觉得自己可能真的落伍了,这个让自己无比迷惑的案件真的会被这个年轻人一举破获也未可知,他始终没有打扰方宇洋。
而在这场审讯中,李忠山知道自己将主要是一个旁听的姿态。他看了一眼身旁充满自信且跃跃欲试的年轻搭档,内心似乎也有了些底气。
方宇洋率先发问:“知道为什么叫你来吗?”
孙佳恒平静地说:“知道,你们传唤我时告诉我了,怀疑我和沈惟心的死有关。”
“知道他是怎么死的吗?”
“不知道。”
方宇洋哼笑了一下,将沈惟心胸前创伤的照片摆在了孙佳恒的面前。然后问道:“你知道这样的伤是怎么造成的吗?”
孙佳恒看到图片皱了一下眉,然后摇了摇头。一旁的李忠山稍微向前凑了一下,他看到方宇洋自信满满地把那叠英文材料在孙佳恒面前摊开,然后说道:“这篇论文你应该认识吧?”
孙佳恒瞟了一眼说:“认识。”
他当然认识,这正是他作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世界著名的学术期刊《Science》(科学)上发表的一篇论文,题目是“Fabr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novel photocatalyst with visible light response”(一种新型可见光激发光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方宇洋根据那张宣传页在网上下载了论文全文,然后整个周末他只睡了6个小时,其余的时间都在看那篇论文,虽然有些细节他仍然搞不明白,但他相信已足以揭开这桩迷案的真相。
“认识就好,那么对于死者的创伤原因你有什么想说的了吗?”方宇洋问道。
孙佳恒平静地说道:“警官,您有什么想说的请直说吧。”
孙佳恒的淡定让方宇洋微微有些恼火,但他表面上不动声色,继续说道:“我们怀疑你研究出一种可见光激发强氧化性的光催化剂,正是这种催化剂造成死者的创伤。”然后用手指了指那篇论文。
一旁的李忠山仔细听清了每一个字,望着远端的墙面思索了一分钟,然后把方宇洋的这句话忘记了。
倒是孙佳恒微微抬了一下眉,神情有些诧异,方宇洋这段话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他没想到刑警队竟然有人能够看懂他的全英文学术论文。孙佳恒表情的微变化,方宇洋都看在眼里,心理涌起一丝得意,耐心等待他的回答。
孙佳恒突然问道:“警官,你没考虑过这种创伤是硫酸造成的吗?”
方宇洋说:“如果是硫酸造成的,部分组织必然会呈现焦黑状,因为硫酸腐蚀的最终产物是碳,而本案死者的创伤没有发黑的部分。”
孙佳恒微笑着说道:“准确地说是一种无定形碳,碳不一定都是黑色的,比如金刚石。”
方宇洋本想发怒,但控制住了情绪:“你这样浪费我的时间对你没什么好处。”
孙佳恒表情严肃了起来,说道:“警官,你说是光催化造成沈惟心的创伤,你得知道光催化的原理是什么。”
“当然!光激发催化剂产生电子跃迁形成强氧化性的空穴,从而氧化有机物,这个有机物在本案中就是死者的人体组织,而光催化的最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方宇洋快速说道。
孙佳恒继续说道:“但是可见光的能量低,相应的因它激发产生的空穴能量也低,这样的低能量想打破人体组织如DNA碳链是很难的。”
“可见光是什么?”李忠山突然插了一句。
方宇洋头也不抬地答了一句:“太阳光、灯光都是可见光。”
孙佳恒的思维很快,方宇洋感到自己对付他有些吃力。他翻了翻自己的笔记本,在翻译孙佳恒的论文时,他做了一些笔记。
过了一会儿,方宇洋说道:“这篇论文里,你制备了一种铼掺杂三氧化钨/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剂,你测试的结果显示,采用这种光催化剂,可见光激发得到的空穴能量远比普通光催化剂更高。”
“没错,我确实做到了这一点,但是还有一个关键参数,就是空穴的密度。事实上,所得到的高能量空穴占全部空穴的比例很低,根本不足以对人体组织产生这样的创伤。”
这场勇与智的交锋让双方消耗都很大,体内不断加快的新陈代谢快速转化为这个封闭空间里的能量,审讯室变得越来越热。不同的是,孙佳恒越来越亢奋,而方宇洋却越来越急躁,他回头看了一眼李忠山,正在打哈欠。
方宇洋的额头上布满了汗珠,他又翻了翻笔记,勉强说道:“但是你在论文最后提到,这种光催化剂有可能直接用于过期肉质品的降解处理。” 此时他说话的语气远没有刚开始那么从容。
“这只是一种展望,空穴密度的问题不解决,这是不可能实现的。”相对于方宇洋语气的渐趋弱势,孙佳恒的语气显得很强势。
审讯室一片寂静。突然,啪的一声,一旁打哈欠的李忠山清醒了过来,虽然声音不大,但在一片寂静中却显得十分醒耳,那是方宇洋额头上一大滴汗珠掉在桌子上的声音。
李忠山看了看孙佳恒,他的额头上也有细细的汗珠,但神情很悠闲,再看身旁的方宇洋,眼睛盯着桌子,神情凝重。
这场论战的结果已经很明显了,孙佳恒大获全胜,方宇洋一败涂地。李忠山拍了拍方宇洋,示意他先出去,方宇洋拾起桌上的材料,扭头走出了审讯室。
身经百战的李忠山原本不该在这样的场合打瞌睡,只是连日的劳累加上刚才那段完全听不懂的催眠式对话让他实在抵受不住瞌睡虫的侵袭。
孙佳恒看了看手表,说道:“李警官,我晚上八点要赶飞机去青岛参加一个学术会议,我可以先走了吗?”李忠山没有理由继续留孙佳恒,只好同意。
走出刑警队大门时,孙佳恒长吁一口气,随之而来的是深深的恐惧。
(未完待续)
--
FROM 223.72.76.*
这个不多,不到30000吧。
【 在 Norman 的大作中提到: 】
: 准备写多少字
--
FROM 111.207.177.*
9-10章
【 在 h2929 的大作中提到: 】
: 预计大概有多少章?
:
--
FROM 111.207.177.*
第六章 第二人死亡(上)
李忠山职业生涯中遭受过很多的挫折,方宇洋的自信满满一度给他带来一些期望,目前的局面他也很失望,但他可以接受失败。
方宇洋不一样,他从进入刑警队那天起,就憋着劲要迅速干出一番成绩, 因此他在各种案情分析会上努力展现自己。
本案的出现在他看来是天赐良机,尤其是当他发现那篇论文时,他感觉自己马上就可以在全市刑警队崭露头角。然而他失败了,他终于还是输在了那些他搞不明白的论文细节上面。即将触摸山顶却突然跌落,这让他产生了很深的挫败感。
方宇洋神情无比颓然,离开工位准备回家,李忠山叫了他一声想宽慰几句,他头也不回。回到家后,他给李忠山发了条微信,请了三天假。
本案再次陷入僵局,李忠山无计可施,只能将之前的调查继续下去。他和莫婷再次回到案发现场,想查找之前未曾发现的蛛丝马迹,然而没有任何收获。
当晚方宇洋回家后,身心俱疲,独自一人喝了几瓶啤酒后感到极度困倦,睡了整整一夜一天。他觉得自己应该调整一下,因此约了一个朋友去京郊玩了两天,心情恢复了很多。然而到了假期的第三天晚上,他收到了一条让他十分震惊的消息。
孙佳恒在青岛死亡!
9月18号周四晚上,莫婷通过微信告知了他这个消息,还简要把情况进行了介绍:孙佳恒死于宾馆房间,死亡时间被确认为9月17晚上22点(回宾馆房间)至18日上午 10点(服务员打扫房间时发现),最诡异的是,在这个时间段内宾馆楼道里的监控没发现任何人走进孙佳恒所住的房间。
莫婷还给他发来了孙佳恒死亡现场的照片,除了创伤部位在脸部外,创伤的方式和沈惟心几乎一模一样,都是人体组织呈现严重腐烂。方宇洋立刻重新想到是光催化剂腐蚀,然后他的头脑陷入了混乱,他需要好好的缕一缕。
如果真的是光催化剂腐蚀,说明孙佳恒在骗我,可事实证明他也是受害人,他为什么要骗我?凶手是如何行凶的?凶手到底是谁?
瞬间,他灵光一闪,打开电脑重新查看那篇下载的论文,论文作者栏有三个人:Jiaheng Sun, Zhijie Xia, Zhaofeng Sun。Jiaheng Sun就是论文的第一作者也是通讯作者孙佳恒,Zhaofeng Sun很显然是课题组长孙兆丰教授。
那么这个Zhijie Xia又是谁?他在头脑中将他看过的案卷材料过了一遍,想起来了!夏志杰,沈惟心的师兄,两人同为孙兆丰的硕士研究生,凶手会是他吗?如果是他,动机又是什么?
经过了与孙佳恒交锋的挫折,方宇洋冷静了很多,他把目前的情形在脑中仔细过了一遍。莫婷还告诉他,孙佳恒的遗体还在青岛,队里已经派人和青岛警方接洽,过两天才能把孙佳恒的遗体和现场证物带回北京。
由于沈惟心的遗体已经火化,他现在第一步要做的是在沈惟心被害现场查找凶器,也就是光催化剂的残留痕迹。想到这一点,他抽了自己一个嘴巴,其实在传唤孙佳恒之前,他就应该先做这件事,只是当时过于亢奋让他失去了部分理性。
冷静,我要保持冷静,他暗暗告诫自己。基于上一次的教训,这一次他摩拳擦掌,精心准备,以期将孙佳恒一事上失去的尊严彻底找回来。想好了行动计划,休息一晚明天他要大干一场。
躺在床上,他又把整个事件过了几遍,然后迷迷糊糊的睡去。醒来时天已大亮,看到窗外的太阳已经升得很高,昨晚用脑过度,头有些疼,穿上拖鞋去卫生间洗漱,抬头看了一眼镜中的自己,突然受到了极大的惊吓,镜中的自己头部完全腐烂,有些地方甚至露出了头骨。
“啊”的一声醒了过来,还好只是一场噩梦。定了定神,这个神秘恐怖的凶手反而激起了他的斗志。方宇洋给李忠山发信找借口又请了一天假,他要好好利用这一天。
9月19号,周五,早上八点半,方宇洋出现在了沈惟心的被害现场,这里已经贴上了封条,除了李忠山和莫婷,没有其他人来过。他拿着一个放大镜,在房间里认真的找了起来。
光催化剂是一种极微小的白色颗粒,如果以单个颗粒的形式分散存在,用肉眼很难发现它们,所以即便真的存在,李忠山他们没有发现也是很正常的。凶手要用光催化剂杀人,势必要将死者先控制起来,而且应该是躺卧状,这才便于在胸前施加光催化剂。所以,最方便的地方应该是床上。
想到这些,方宇洋来到主卧,用放大镜仔细检查那张白色床单。
果然有发现,床单靠墙的那一侧找到少量白色小微粒,方宇洋再次兴奋起来。他小心翼翼的用随身携带的证物袋将那些小微粒收集起来。
此时大概是9点20分左右,窗外的太阳恰好照在这张床上。方宇洋带着证物直奔物证鉴定中心去化验,他的一个朋友李旭恰好就在物证鉴定中心工作,朋友很给力,当场就安排先帮他化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显示,这种白色小颗粒的主要元素成分是钨、钛、氧,另含有少量的铼。
方宇洋立即想到孙佳恒论文中制备的新型光催化剂:铼掺杂三氧化钨/二氧化钛。毫无疑问!这些白色小颗粒一定是它。
(未完待续)
--
FROM 223.72.73.*
第六章 第二人死亡(下)
让李忠山和整个刑警队寻找的神秘而恐怖的杀人凶器终于水落石出!方宇洋深吸了一口气,要冷静,他再次告诫自己,凶手、凶手的动机及其作案方式还没有最终确定,还不到庆祝的时候。有了夏志杰这个线索,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去调查他。
当天下午一点半,方宇洋来到A大学化学学院先进催化化学课题组。课题组长孙兆丰已经出差,之前传唤过的杜鹏宇恰好在办公室,上次李忠山和莫婷审讯他时,方宇洋一直在视频中旁观,对这个杜鹏宇印象不错。
这次方宇洋打算从他身上了解夏志杰的情况,尤其是他与孙佳恒的关系。因为夏志杰也在,为避免打草惊蛇,方宇洋把杜鹏宇叫到了楼外。方宇洋看出杜鹏宇情绪一般,因此先不说明直接来意,打算先从聊天入手。
方宇洋试探着问道:“您,好像状态不太好?”
杜鹏宇说:“啊......有一点......一点。”
方宇洋说:“上次,您讲到沈惟心那件事时我也在旁听,其实这件事您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错,换作其他人有您的经历可能也会这样做,您不用过分内疚。”
“嗯......”
“其实,根据沈惟心所受创伤的情况,你当时就算报警可能也救不了他。”方宇洋尽量以朋友聊天的语气继续宽慰他道,至于没有及时报警可能导致凶手逃跑,他有意不提。
这句话似乎起了作用,杜鹏宇情绪稍有好转,说道:“其实不光是这件事。对了,方警官,您是北京本地人吗?”
“噢,不是,我是山东的。”
“在北京有房子吗?”
“来北京之后,父母帮我买了一个小房子。”
“我也是外地的,我没有你那么有钱的父母,只能靠自己,本来学校分了一批房,可惜我入职晚,没排上。”
“噢,是这样。对了,你们课题组的孙佳恒好像和你同时进组,他也没分上吧?”方宇洋有意识的往今天的主题上引。
杜鹏宇苦笑了一声,说:“您猜错了,他还真分上了。”
“哦?这是为什么?”方宇洋对他们分没分到房子兴趣不大,只是他觉得这样的反问有利于进一步深入主题。
“人家发了篇很牛的论文...”突然杜鹏宇似乎对这样的谈话失去了兴趣,他不愿再回想这些事,接着说道:“唉,也没啥,不说这个了,方警官,你今天想了解些什么?”
方宇洋意识到,杜鹏宇还不知道孙佳恒已经死亡。看来,应该直奔主题了。
“你可能还不知道,孙佳恒昨天在青岛死亡。”
“啊?他是怎么死的?”杜鹏宇大吃一惊。
“具体情况还在调查中,我今天来就是想了解一些相关情况。”
“好,您问...问吧,我一定知无不言。”杜鹏宇似乎正沉浸在孙佳恒死亡带来的惊诧和恐惧中。
方宇洋开始发问:“孙佳恒去青岛出差有没有人同行?”
“应该没有,因为同在一个办公室,我们都知道他是一个人出差。周一那天,他被你们带走又回来,直接从办公室取行李箱就出发了,当时我就在办公室,没看到有人和他同行。”杜鹏宇回答的很详细。
方宇洋继续问道:“从周一到昨天,夏志杰是否一直正常来实验室?”
杜鹏宇眼睛一亮,看着方宇洋说道:“你们怀疑夏志杰吗?这几天我一直按时上班,每天都见到他。”
“你确定是每天上午都能见到他吗?”
“也不全是上午,不过昨天早上刚上班就见到他了。”
杜鹏宇的确定性描述让方宇洋颇感意外,难道夏志杰又有不在场证明?先不管这个,尽量多收集线索。顿了一会儿,他继续问道:“孙佳恒和夏志杰的关系怎么样?”
杜鹏宇说:“孙教授有两个博士生,两个硕士生,他自己带不过来,就委托我和孙佳恒帮他各带一个硕士生,我带的就是沈惟心,孙佳恒带的是夏志杰,我和孙佳恒没有导师名分,但相当于实际上的导师。要说他们俩人的关系...好像是有些矛盾,不过具体情况我也不清楚。”
“你对夏志杰的个人情况有所了解吗?”
“他的个人情况我了解不多,他家好像是山区的,比较穷。对了,他是三年制硕士,本来应该今年夏天毕业,结果延期了,现在他相当于研究生四年级。”
“知道他为什么延期吗?”
“我们学校研究生毕业要求发表至少一篇中文核心期刊的论文,他好像在截止日前没有达到要求。”
方宇洋点了点头,问道:“关于夏志杰及其与孙佳恒的关系,您是否还有别的了解?”
杜鹏宇想了想,说道:“差不多也就这些了。”
“好的,谢谢你,这是我的联系方式,想起什么请打给我。”方宇洋说完就直接离开了。面对方宇洋离去的背影,杜鹏宇的内心五味杂陈。
在回家的路上,方宇洋分析了一下今天杜鹏宇所介绍的情况,目前尚无法证明夏志杰有杀人动机,最关键的是杜鹏宇甚至为夏志杰提供了不在场证明。这个证明应该是可信的,因为警方可以轻易从课题组其他成员那里得到验证,杜鹏宇应该不会撒谎。
这样的话,沈惟心和孙佳恒被害,夏志杰都有明确的不在场证明,他的嫌疑基本可以被排除了。凶器已基本确定是光催化剂,那么会是什么人盗用?或者夏志杰是提供催化剂的共犯?凶手又是怎么进入孙佳恒的房间行凶的?
未解之迷仍然是太多了!为了尽快解开迷团,方宇洋认为有必要直接与夏志杰见一面。
(未完待续)
--
FROM 223.72.73.*
第七章 夏志杰
通过电话询问杜鹏宇,联系上了课题组的管理员贾春萍,方宇洋从而得知了夏志杰的宿舍位置,并得知宿舍只住他一人。他决定要做一个不速之客,这样也许会有意外收获。
9月20日,周六,上午10点,方宇洋出现在了夏志杰的宿舍门口,进门之后方宇洋直接亮明了身份,说道:“夏同学你好,我是刑警队的方宇洋,这是我的证件。你们课题组的孙佳恒老师前天在青岛被害身亡,我们了解到孙佳恒是你的直接科研指导老师,因此想通过你了解一些情况,因为案情比较紧急,我通过贾春萍老师得知你的宿舍位置,因此冒昧来访,请勿见怪。”
这套说辞是方宇洋提前准备好的,如果夏志杰已经知道孙佳恒被害甚至是凶手的共犯,他故意隐瞒反而弄巧成拙。
警察的突然来访确实让夏志杰略感惊讶,他说道:“这个事我已经知道了,确实挺意外的,您请做,我去给你倒杯水。”
夏志杰去找纸杯倒水的空当,方宇洋环视了一下宿舍,这跟他读研究生时的宿舍格局差不多,三人间,上床下办公,另外两张床铺是空的,宿舍有独立的卫生间。
这时,他的目光停留在了夏志杰办公桌的一个相框上,里面嵌着一张黑白照片,中年男人,长得跟夏志杰很像。这,这很像是一张遗像,方宇洋心想。他再仔细一看,照片的表面似乎有一些水渍。方宇洋思索了片刻,随即决定改变之前想好的问话策略。
方宇洋接过夏志杰递过来的水杯,说道:“谢谢!先请您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孙佳恒的为人。”
“孙老师人还是不错的,目前还是单身,因此大部分时间都在办公室。他对我比较严厉,很关心我的科研,积极帮我改论文,是一个负责任的老师。”
“孙佳恒有没有别的社会关系,跟什么人结仇?”
“我跟孙老师主要是科研上的接触,偶尔聊聊生活,但没听说他跟什么人结仇。”
之后,方宇洋又和夏志杰聊了些学校的风土人情,便离开了。
上午11 点左右,方宇洋离开了A大学,刚走出校门,就收到莫婷发来的消息,通知他孙佳恒被害现场物品已带回刑警队,现场物品中没发现不明人员的指纹。由于天热,其遗体在青岛直接解剖验尸,就不带回北京了,验尸结果表明头部的腐烂创伤是致死原因。
莫婷还说,李忠山面对现状仍然是一筹莫展,因此她希望方宇洋尽快破案。不消莫婷多说,方宇洋不敢耽搁,起床直奔单位,他希望从现场物品中找到线索。
由于是周末,证物室只有一个值班人员。方宇洋找到孙佳恒被害现场物品的存放位置, 主要是孙佳恒出差的随身衣物、电脑、手机和一些洗漱用品。
其中,一个小瓶引起了他的注意,这是一种男士护脸霜,他打开瓶盖,表面看就是普通的护肤品。他用食指沾了一些,然后用食指和大拇指仔细碾了碾,微微有些沙沙的感觉,他的眼睛亮了起来。
他将小瓶装起来带走,随后拨通了物证鉴定中心李旭的电话,用请吃298元自助的代价说动朋友周末加班帮他做化验。
化验结果显示,这瓶护脸霜中仍然含有铼、钨、钛三种金属元素。这个结果让方宇洋十分振奋,他想起此前莫婷跟他说过,孙佳恒所住房间是朝东的海景房,那么他有理由推测:凶手根本不需要在场,他只需要提前将光催化剂加到孙佳恒的护脸霜里,孙佳恒早晨洗漱完涂抹护脸霜,然后走到了窗前的阳光里......
既然这样,那么凶手会是夏志杰吗?他打开了昨天和杜鹏宇的谈话录音,看能否从中找到新线索。听完录音,他迅速拨通了杜鹏宇的电话,问道:“孙佳恒是不是经常用护脸霜?”
杜鹏宇说:“是的,他好像脸部皮肤比较干燥,因此办公室经常备一瓶护脸霜,动不动像个女人似的在那儿抹抹抹的,反正我看着很别扭。”
杜鹏宇的回答在方宇洋的意料之中,这就基本可以将凶手限定为课题组的成员。然后他问道第二个更关心的问题:“上次您提到孙佳恒分到房子是因为一篇什么很牛的论文?”
“噢,本来我不想再提的,既然您问到,我就说说。我们分房子是根据学历、工龄、学术成就等进行计分排名,分数排得越靠前,分到房子可能性越大。本来以我和孙佳恒的情况分到的希望都很渺茫,可谁知这家伙一鸣惊人,突然在《Science》,嗯,不知道你听说过没有......”
“我听说过,世界最顶尖的学术期刊。”方宇洋插了一句。
“嗯,在《Science》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因此在学术成就上得到了额外的加分,从而分到了房子。”
“好的,谢谢您的介绍。“方宇洋随即挂断了电话。
虽然沈惟心被害的具体行凶方式还不知道,但凶手几乎可以确认了,此时他很庆幸早晨没跟夏志杰谈案子的核心问题。
是时候和夏志杰展开最后的交锋了。这一次方宇洋仍然是自信满满,和上次不同的是,这次不是盲目自信。
(未完待续)
--
FROM 223.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