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谈谈显示器和蓝光伤害 (转载)
人类适应了几百万年日光所以你是不是应该在光源里掺点紫外线?
【 在 cokebear 的大作中提到: 】
: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ompMarket 讨论区 】
: 发信人: cokebear (可乐熊), 信区: CompMarket
: 标 题: 谈谈显示器和蓝光伤害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Wed Feb 17 13:19:20 2021), 站内
#发自zSMTH@YAL-AL10
--
FROM 223.72.43.*
人一共就那么点元素,还有什么未知的“极弱的化学键”?
【 在 Eatman 的大作中提到: 】
:
: 辐射伤害不是你想的那样。直视强光源伤害眼睛,是由于眼球聚光后的热效应灼伤,而非光电效应。这种伤害的情况与电磁波强度有关, 与频率关系不大,一般家用人工照明和屏幕到不了这种强度。剩下的危害在于电离辐射的光电效应,这与电子能级跃迁需要的光子能量相关。只要光子能量(e=hv)不到临界点,辐射量高到能把人烤熟也难以引发光电效应。
: 这也是为什么只有紫外线以上的辐射被称为电离辐射。你可以百度一下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每一种有机物化学键的转振能级都是一定的,基本都在紫外段,所以紫外线能杀菌、消毒。这也是为什么频率低于红外线的通讯微波辐射伤人缺乏理论依据。阳光中的紫外光也对人眼伤害最大,大部分会被玻璃体吸收(这也是导致白内障的一大因素)。但是仍会有部分紫外线进入眼底,这才是导致老年性黄斑病变的最主要外源因素。
: 蓝光的能级相比其他可见光是高,体内复杂环境下理论上可能会影响个别极弱的化学键,所以蓝光被认为是有"毒性"的。但是从定量和定性的角度,蓝光本身远低于大多数有机物化学键能被破坏的频率,它对眼睛的影响跟阳光中的紫外线比相差不止几个数量级。绝大多数生物进化这么多年,将可见光段,当然包括蓝光在内,作为眼睛的可视区域,蓝色还是视锥细胞最敏感的颜色之一,不是没有道理的。可以明确的说,如果考虑紫外线因素,阳光对人眼的伤害要远高于led屏幕。你们总觉得现代人天天盯着屏幕,实际跟人生一半时间无时不在的阳光相比,屏幕那点蓝光算什么呢。
:
#发自zSMTH@YAL-AL10
--
FROM 223.72.43.*
你这是自己发现你自己的思维多混乱了吗?
【 在 cokebear @ [DigiHome] 的大作中提到: 】
:
: 人类适应了喝河水,井水,是不是大家现在也要喝井水呢
:
: 【 在 eamon (伊蒙|凹凸贞洁党) 的大作中提到: 】
: : 人类适应了几百万年日光所以你是不是应该在光源里掺点紫外线?
#发自zSMTH@YAL-AL10
--
FROM 223.72.43.*
你的逻辑不是人类适应阳光所以光源光谱要跟太阳一致吗?那不得加点儿紫外线进去吗?你要觉得这很荒谬是不是说明你这逻辑就是个傻逼逻辑呢?
【 在 cokebear 的大作中提到: 】
:
: 逻辑很清晰啊,技术发达了,把明知对人有害的,比如紫外线去掉,因为会引起白内障,说明人对过量的紫外线是没有适应能力的。难道还要故意添加么
:
: 【 在 eamon (伊蒙|凹凸贞洁党) 的大作中提到: 】
: : 你这是自己发现你自己的思维多混乱了吗?
#发自zSMTH@YAL-AL10
--
FROM 223.72.43.*
我自己体会视觉疲劳最明显的一是crt时代的频闪二是环境光和屏幕光比太大造成的曝光过度。crt时代我换了图形工作站上的显示器到了120hz以后就毫无感觉了。老在黑乎乎的环境里看显示器的人眼睛难受是很自然的。
【 在 Eatman (↑↑↓↓←→←→BAAB) 的大作中提到: 】
: 无意辩论,我说的有道理能听懂最好,能像之前的光通量问题一样说服我也欢迎
: 另外不知哪位了解,附件这段话哪里触发了敏感词?
--
FROM 223.72.43.*
oled是对比度大,对比度大是因为黑位确实不发光,不发光就意味着整体通光量低,于是眼睛就要放大瞳孔,而瞳孔一大了看亮的又刺眼
oled在晚上调成夜间模式就非常好用,因为可以做到黑位完全不发光,文字以灰色显示,由于环境光已经没了所以瞳孔扩到很大,而这么大的瞳孔看不发光的黑位就不会过曝疲劳
晚上屏幕巨大的投影比电视机看起来舒服同理
同样的,照相机拍深色背景前的人脸,就会人脸过曝,因为照相机的曝光模式默认按照18%灰色进行平均曝光,整体黑了照相机就要提升曝光量,方法是扩大光圈或者延长曝光时间,这样就会让不黑的人脸过曝
关于视觉疲劳的绝大部分抱怨我目测都是曝光问题,至于蓝光问题我看了几篇文章,目前扯上蓝光的所有东西都有巨大的智商税嫌疑
【 在 zollow 的大作中提到: 】
: 手机版一堆说oled瞎眼屏的,看来也不是空穴来风。
:
:
--
FROM 223.72.45.*
室外活动的人看的是远处的东西,远处成像已经超焦距了,超焦距也就意味着眼球上的所有肌肉完全不需要紧张,松弛着带着就行了,而眼球的形状也是其最自然的状态。说白了,室外活动除了视网膜成像和眼球转动以外,眼球的其它部分都歇着。
离近了就不是超焦距,晶状体睫状体都得匹配距离去合焦,一直处于工作状态,开销就大,就容易近视眼。
超焦距距离取决于视网膜的尺寸和视锥细胞的密度,它们决定了容许弥散圆的直径。
以上都是初中级别的光路图,楞能给整成什么复杂系统了不可知论了,那是因为没有熟练掌握初中应有的知识和思维能力。
【 在 zollow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还是坚持我的观点,人眼是个很复杂的系统,可能不是说单纯光强或者波长就能说明
: 一切问题的。不然的话,整天在室内读书的人应该比整天在太阳底下种田的老农更不容
: 易近视。
: ...................
--
FROM 223.72.45.*
蓝光具体是个什么鬼我不知道,但视网膜很明显是不能承受其不该承受的曝光量的,最简单的例子就是雪盲症,因为光线太强了导致瞳孔缩到极限也没用,就会引起视网膜损伤。
视网膜在分子层面上是怎么受损的你完全不用去了解,凭你的生物本能也能知道光子的数量一定是一个决定性因素,哪怕是一炉明亮的钢水,按照黑体辐射公式算一算,这玩意儿根本就不可能产生蓝光更不用提紫外线,你不加保护都能把眼睛晃瞎了。
而中学物理已经告诉你了,无论通光量有多大,单个光子的能量永远只跟其波长有关,而破坏人体的各种分子键,那必须达到相应的频率,否则海量的低能光子也做不到破坏一个键。
结合你的本能体验和非常明确的基本物理知识,再来推测一下视网膜可能受到的伤害,首先可以明确的是破坏分子结构的紫外线一定是最可怕的,其次大量光子一定也是可怕的,而什么颜色不颜色的那就是一些非常细节的不是决定性因素的东西了。还没什么显示设备能大量产生紫外线,所以注意保护不被过量光子伤害(甭管它伤害机制是什么)是你首要需要考虑的东西。如前面我几个帖子所述,人眼的曝光和环境光非常有关,所以一旦显示设备跟环境光光比过大,你就得考虑是否会遭遇过量光子的伤害了。无论加大显示设备的面积以尽量填充视觉范围确保眼球正确曝光,还是加大环境光亮度或者减小显示设备亮度确保眼球正确曝光,两种做法都是可以的。
晚上黑灯瞎火玩手机,一定要选择amoled用夜间模式。
【 在 xianrenb 的大作中提到: 】
: 蓝光论争议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这玩意造成伤害的究竟是绝对光强还是相对值,一般蓝光论文章说得都是相对值,这个原理是啥?
--
修改:eamon FROM 223.72.45.*
FROM 223.72.45.*
是不是最保护眼睛我不知道,但我的亲身体验证明了200度左右的近视不戴眼镜二十多年了并没有加深我的近视。
保护眼睛就是让眼睛别累,一旦累得超过可逆的极限了就永久损伤了。一个高度近视眼总是不戴眼镜的话,看正常距离的东西就得拼命挤眉弄眼想看清楚一点,这明显就很累。
我之所以出言讽刺,是因为绝大部分人根本就没有用到常识和中学知识,就直接把自己的惰于思维用什么高深学问给掩饰了。绝大多数定性的东西就超不出常识范围,比如蓝光是不是智商税这种定性问题。
【 在 zollow 的大作中提到: 】
: 别老初中初中的讽刺别人,照你这么说,近视的人不戴眼镜最保护眼睛了对吧?因为就
: 是近处的东西很多都是超焦距了。
:
: ...................
--
FROM 223.7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