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电视台不行了,其实也是他们自作自受
电视台再没资源
也比小红书b站二流up主有钱有设备
现在的情况是,一方面电视台裁员下岗
一方面,主流app里面 优质纪录片资源极其匮乏
不需要地球脉动,敦煌之类的大制作
其实就挖掘挖掘地方的文化古迹,历史及传说,自然景点,寻常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只要用心
肯定有人看,但是沉下心来拍摄的能有几个
要是都有徐云,李子柒的工作热情,(拍摄水平差点无所谓),中国这么大还怕缺素材?
#发自zSMTH-v-@HUAWEI OCE-AN10
--
FROM 36.21.95.*
李子柒的有成本
徐云的真没啥成本
我小红书上跟一个杭州up主,访问各种杭州古迹的,就一个三脚架一个手机
但是文案背景作过功夫,一看就很用心
电视台不下功夫在文案上,资料整理上。天天想着怎么招网红,怎么隆胸隆鼻隆屁股,节目能做好么。
除了人文风景
还有急诊室故事
片儿警巡逻记录之类的
快递员视角的底层人生故事
用心做完全可以挖掘呀
而且北方南方,肯定会有差异,沿海内地也会有很大差异
所以不同城市拍出来,并不会有雷同感
【 在 mdkkurt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的这种纪录片,还真没多少人静下心来去看
: 而且,制作成本可不低
:
--
FROM 220.246.255.*
我的意思是电视台可以把资源倾斜一部分到内容制作上
拍一些有深度的片子
你说县电视台,招那么好看的女主持,买那么好的摄像机
天天就记录神兽的起居录,有意思么?
【 在 foxbox 的大作中提到: 】
: 电视台本质是个媒介
: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轮攻下,电视媒介的地位下是必然的
: 你说的是内容提供的问题。不是一码事
: ...................
--
FROM 220.246.255.*
这不就是我说的么
无非我说的稍微文艺一点而已
【 在 foxbox 的大作中提到: 】
: 地方宣传也在角色转换中,搞融媒体输出本地特色的素材
:
--
FROM 220.246.255.*
对央视要求高
对地方台没那么高的
你让洛阳台做个洛阳豫剧团的十集纪录片
没必要搞得像舌尖上的中国那么精致吧
关键是要把地方特色,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反映出来
东方卫视有些纪录片,前几集很好,后面越来越煽情,越来越精致,就不想看了
【 在 chrisssssssw 的大作中提到: 】
: 观众对“个人”制作的更宽容而已
: 李子柒那些,如果告诉你是电视台正经团队做的,你就会觉得太粗糙
: 同样的粗糙特效,短视频up主用了,观众大呼“大片!”
: ...................
--
FROM 45.142.158.*
这个,包括审查制度
都是从业人士自己懒的借口
【 在 norsky 的大作中提到: 】
: 因为电视只是宣传,不能反映现实,就像喜剧不是现实问题背景,就一定不好笑也不好哭。
--
FROM 45.142.158.*
喉舌需要做牛皮癣,尖锐湿疣广告么
第一要务是生存
【 在 Auguster @ [DigiHome] 的大作中提到: 】
:
: 你认识有问题
:
: 电视台定位是侯舌,如果太近市井的话,就会违背定位
:
#发自zSMTH-v-@HUAWEI OCE-AN10
--
FROM 61.13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