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脾气不好大概只是表象
我举个例子吧,丈夫不想生孩子,妻子想生孩子,怎么“简单爱”呢?
【 在 lucciler (大麦-诸事力行)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
: 爱其实只要看到,理解和接纳就足够了。
: 和责任相爱,爱执行起来简单多了。
: 你可以举个例子,我看看能不能根据你的例子来说说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8」
--
修改:lipp FROM 125.35.5.*
FROM 125.35.5.*
好的~
【 在 lucciler (大麦-诸事力行) 的大作中提到: 】
: 坦白说我最近不爱和你沟通
: 所以抱歉,你的问题我不回答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8」
: ...................
--
FROM 125.35.5.*
赞同。
付出了,才能触底;触底了,才能反弹。
【 在 laul (我是心理咨询师)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当时提出建议要和她一起去的时候,你肯定认为她是有可能会去的,关于心理医生
: 会如何提供帮助,你肯定也会有一个期盼的。
: 我提出问题,主要还是想尝试着引导你回到自己的内心。我认为,我们改变不了他人,
: 我们真正有机会去改变的只有我们自己。当我们自己发生了积极的改变的时候,我们的
: 关系也会随之发生积极的改变,关系中的另一个人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
FROM 125.35.5.*
我倒是觉得肯付出的人的确比较高尚。
你说的内向探究、了解自我、接纳自我的路,与触底反弹是两条路。两条路不矛盾,可以同时走,都挺好的。
【 在 laul (我是心理咨询师)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付出倒不是很准确,因为有些人在说付出的时候,背后会有一种站在了道德高点
: 的感觉:“你看,我都付出了这么多,你还对我这么不好,你不觉得羞愧吗?!”
: 回到自己内心的时候,要做的事情其实有很多。比如,当我们想改变对方的时候,
: 我们想把对方改变成什么样子?这反映了我们内心的什么需求?这种需求来自于哪里?
: 这种需求是现在才有的,还是一直以来都潜伏在那里?这种需求可以追溯到什么时间?
: 等等.......
--
FROM 12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