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学写了
犯罪有一种,叫偶发型犯罪,本来罪犯并没有犯罪的想法,但偶遇以后,会发生犯罪,比如你车不锁停路边,可能有人就进去开走了。所以古人说 慢藏诲盗,也是有道理的
【 在 tosu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了一则唐山事件的网文,谈到受害者有罪,比如女生为啥要半夜去吃夜宵,为啥敢抡酒瓶子,然后就有人推测她们是坐台女云云。类似的事情本版每天都在发生。头两天发帖,反对者说的最多的话是: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又立又立之类。再如谁谁因出轨被离了,一定有人跳出来说,你就
: 嵌窀荆谱爬瞎龉欤茨憔筒缓萌恰
: 当年学犯罪心理学时有学过,被害人有时候确实会刺激罪犯的犯罪心理。比如穿着暴露,就会刺激强奸犯。但这并不是说受害人就有罪。说到底怎么穿是每个人的自由。除非穿得过于暴露,达到了与社会公德相悖的程度,那么执法人员或者社会公众可能会对这人予以纠正。即便如此,对于
: ...................
--
FROM 219.236.1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