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从修行人的角度讲讲怎么从婚姻不顺的阴霾里走出来
楼主想说的是不是东坡说的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 在 tracyyl 的大作中提到: 】
:
: 没有其他目的,这里的苦命人多,单纯地想帮帮人,能不能给予启发,也得看对方的悟性和福德够不够。鄙人修行多年,一般很少管闲事了,今天看到tosu发文,起了这个念。tosu人很善良,心思细腻敏感,容易触景生情,内耗不断。归根结底,在于心灵力量薄弱。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EVR-AL00」
#发自zSMTH@GLA-AL00
--
FROM 222.129.56.*
哈哈,我没那么高境界。
其实我想说的意思是,人们的痛苦很多来源于对求而不得的执着。
楼主所说的佛。佛祖释迦摩尼本身是一位王子,也是一位安静的美男子,位高权重生活富裕,有情投意合的爱人,似乎没有什么是他没有得到的,也就没有什么执念。外在看他本身就是圆满的,对于我们这些陷在世间疾苦的凡夫就是无可企及。
楼主所说的圣。孔子虽然颠沛流离,但祖上也是贵族,弟子三千,身通六艺七十二贤、孔门十哲,自己也曾身居高位,弟子中也有富甲一方的子贡、德行闻名的闵子骞、颜回,有才有艺富贵做官的弟子不计其数。论语中也记载了夫子的言行举止和样貌潇洒。已然得到了外在所有,就没那么执着了。这样圆满的人,后来颠沛流离可能也只是视作一种体验。
以上。我说的也不一定对,就是东看看西看看拼凑的,也有不客观的地方。
我个人觉得(未必对,也许过些年还会改变看法),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就让他/她在不影响别人的基础上,帮助其去努力获得好了,得到了之后再回头看自然就少了很多执念。
也许就像是不见是人生遗憾、见到了也不过如此的庐山烟雨和钱塘潮一样,看过了、感受过了,就放下了。
【 在 tracyyl @ [Divorce] 的大作中提到: 】
:
: 人生三重境界
:
: 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
: 【 在 jft 的大作中提到: 】
#发自zSMTH@GLA-AL00
--
FROM 114.254.1.*
我理解原贴的此“情”非彼“情”
应该说的是“井有仁焉”的辩论
是说圣人也有悲悯心,但不会因为情绪伤害自己或因不理智耽误救人
一己之见,未必对
【 在 lipp 的大作中提到: 】
:
: 听说破产姐妹里的Sophie就是这样一个姐们,活在当下,有情无累。
: 她的演员也是同样的性子。
:
: 但是常人一般会把这种人当二百五看。包括庄子。
#发自zSMTH@GLA-AL00
--
FROM 222.12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