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Re: 讲一个人间故事
其实她爸爸这次真是莫名其妙,居然能为自己姑娘出这么大一口气。之前父女俩视同水火。因为她妈妈去世,当时买了一个意外险,一下子赔了两百多万。但是他爸爸从不给她一分,也不给她小弟弟一分。也不是没给过,比如给小弟弟买了一个房子,但是父子一吵架,就把房子要回去。所以导致她弟弟现在自己租房在外面住。在买天津第一个小房子时候,也借给女的10万,但是没过两月,就逼着闺女女婿还钱,差点没把人逼死的劲头。所以女的鉴于他爸爸这种状态,真是不太敢指靠她爸爸。只能说没妈的孩子像个草了。
回想一下如何在婆家当草吧。刚开始给新家买软装时,男的就劝她,不要买太贵的,买些简单实用的就好,还有个姐姐还没结婚呢。——女的本来想把家装饰的好一些,现在都要打折扣了,买了东西只顾便宜了,使用了没几年,就显出拉胯了。合着嫁到他们家的人,不如嫁出去的。
后来女的发现诸如此类的事很多,公婆给姑姐东西,或者走亲访友,从不征求她的意见,而她认为自己是这个家的人,特别是“女主人”,她有权参与这个家的事,可是男方亲戚朋友从不考虑她,只跟公婆和男的商量。比如春节聚会,商量时间时,一点也不考虑女的,而女的恰好没时间,一家子都聚会,唯独不带她。婆家人辩称,平时知道她工作忙,很难抽出时间,一个春节走亲访友的事不想烦她了,再说时间也不是公婆能定,也是被动接受亲戚们的约定。
公婆在老家盖了新房,还特意给装了空调。她觉得公婆更看重嫁出去的姑姐,要不是为了姑姐方便回来,才不会盖新房,并且她再三申明,她不觉得热,没必要为了短住几天,还要装空调。可是公公非要装,婆婆解释说,姑姐给了两万块钱,让把每个房间都装上空调,公公不买空调,不是“贪污”了别人钱吗。女的觉得这就是公婆的狡辩。
想当初生第一个孩子时候,孩子过了预产期、产程也久,小孩缺氧严重,需要去另一个医院抢救,婆家一家老小抢救孩子去了,把她一个刚刚生完孩子的产妇独自一人扔在医院里,让娘家妈照顾,这是什么一家人啊,只顾孙子,不顾产妇了。娘家爸妈这次意见很大,说闺女嫁给他家是他家人,他们家都不管,咱也不管他们的事,然后女的爸妈也走了。这事女的耿耿于怀,婆家人再三解释,当时孩子很危急,看产妇生完也没什么大碍,就想先让她妈妈照看,婆家人去抢救孩子,毕竟抢救需要钱,如果婆家人不跟着,孩子的事谁来决定呢。总之婆家的做法不管出于什么理由,让女的感觉还是不舒服斯基。
--
FROM 111.205.134.*
其实她爸爸这次真是莫名其妙,居然能为自己姑娘出这么大一口气。之前父女俩视同水火。因为她妈妈去世,当时买了一个意外险,一下子赔了两百多万。但是他爸爸从不给她一分,也不给她小弟弟一分。也不是没给过,比如给小弟弟买了一个房子,但是父子一吵架,就把房子要回去。所以导致她弟弟现在自己租房在外面住。在买天津第一个小房子时候,也借给女的10万,但是没过两月,就逼着闺女女婿还钱,差点没把人逼死的劲头。所以女的鉴于他爸爸这种状态,真是不太敢指靠她爸爸。只能说没妈的孩子像个草了。
回想一下如何在婆家当草吧。刚开始给新家买软装时,男的就劝她,不要买太贵的,买些简单实用的就好,还有个姐姐还没结婚呢。——女的本来想把家装饰的好一些,现在都要打折扣了,买了东西只顾便宜了,使用了没几年,就显出拉胯了。合着嫁到他们家的人,不如嫁出去的。
后来女的发现诸如此类的事很多,公婆给姑姐东西,或者走亲访友,从不征求她的意见,而她认为自己是这个家的人,特别是“女主人”,她有权参与这个家的事,可是男方亲戚朋友从不考虑她,只跟公婆和男的商量。比如春节聚会,商量时间时,一点也不考虑女的,而女的恰好没时间,一家子都聚会,唯独不带她。婆家人辩称,平时知道她工作忙,很难抽出时间,一个春节走亲访友的事不想烦她了,再说时间也不是公婆能定,也是被动接受亲戚们的约定。
公婆在老家盖了新房,还特意给装了空调。她觉得公婆更看重嫁出去的姑姐,要不是为了姑姐方便回来,才不会盖新房,并且她再三申明,她不觉得热,没必要为了短住几天,还要装空调。可是公公非要装,婆婆解释说,姑姐给了两万块钱,让把每个房间都装上空调,公公不买空调,不是“贪污”了别人钱吗。女的觉得这就是公婆的狡辩。
想当初生第一个孩子时候,孩子过了预产期、产程也久,小孩缺氧严重,需要去另一个医院抢救,婆家一家老小抢救孩子去了,把她一个刚刚生完孩子的产妇独自一人扔在医院里,让娘家妈照顾,这是什么一家人啊,只顾孙子,不顾产妇了。娘家爸妈这次意见很大,说闺女嫁给他家是他家人,他们家都不管,咱也不管他们的事,然后女的爸妈也走了。这事女的耿耿于怀,婆家人再三解释,当时孩子很危急,看产妇生完也没什么大碍,就想先让她妈妈照看,婆家人去抢救孩子,毕竟抢救需要钱,如果婆家人不跟着,孩子的事谁来决定呢。总之婆家的做法不管出于什么理由,让女的感觉还是不舒服斯基。
--
FROM 111.205.134.*
男的想法呢,还是不想家散了,在男的眼里,这个家很幸福。跟自己从小到大的同学比,因为爸妈肯帮助自己,自己住房和汽车都要好一些。孩子们也很好,虽然不是那种牛蛙,但是也算上学踏实。媳妇虽然也闹,但是大体也能哄住。跟姐姐关系也处的不错。物质、亲情、工作、婚姻,他觉得自己都很满意。现在媳妇闹,他不忍心这个家散了,幸福烟消云散,这个代价他承受不起,一个离婚状态的他无法出现在亲朋好友面前。无论如何,还是以稳住媳妇为第一吧。
老人的想法呢,一是儿子从情感上还是离不开媳妇,离婚了,可能儿子的精神状态也会崩溃。二是,两个孙子都还小,总之没妈的孩子还是很可怜,再者他们年龄大了身体也不好了,女的离开,儿子如果再废了,他们老两口养着两个孙子成人,这个担子太沉重了。如论如何,也还是以稳住媳妇为第一位吧。
--
FROM 111.205.134.*
听了这件事,特别想写给大家看。同时也有几个问题要思考:1、老人很帮助自己的孩子,分担压力,是不是也不好,导致孩子一辈子长不大,担不起家庭重任?
2、一个这样的女的,其实她已经很幸福了呢,为什么这么zuo,不能收手呢?还能劝导劝导吗?
3、男的真的要一直各种哄稳住媳妇吗?还是孩子大一些了,放手彼此。
现在我最大的感慨是,真是一女毁三代啊。
--
FROM 111.205.134.*
这个女的还真是大方向没错,才会没啥问题。她老公还查过她,幸好没查出问题。要是查出来,估计也算是到头了。
【 在 vv 的大作中提到: 】
: 也还行吧,虽然过程作,但基本上还是属于该上班上报该回家回家的样子,大方向上没有出硬伤,看来只要大方向不出问题就没啥大问题!
:
--
FROM 111.205.134.*
他们关系暂时缓和了。谁知道能持续多久?有个网友说,一家子指望一万块钱花,撑得住吗?或者说这个女的接受一万块养活一家四口吗?
【 在 reaphone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懂,现状不是小两口很幸福么?
:
--
FROM 111.205.134.*
阿大爷啊,你好好的读一读这个故事。我听了这件事之后,很痛心。
为什么挺好的日子,如果两个年轻人一起扛,按部就班的过日子,等孩子们大了,不是特别圆满吗?为什么把日子过抽抽了呢?我想不通啊。
【 在 Adaye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的读后感是:
: 1,悲剧的根源是,没那样的能力,还想过那样的日子。--眼高手低。
: 2,悲剧发生的根源是,这样的人偏偏还很强势。
: ...................
--
FROM 111.205.134.*
唉,忽然发现,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舒服了,幸福了,其实是一堆人在各种委曲求全。如果不知足,真是作践自己的好命啊。
【 在 Adaye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家思维很正常。
:
--
FROM 111.205.134.*
怎么讲,踩对了几个关键点?
【 在 vv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们这个故事,其实关键的几个点都是踩对了的。
:
--
FROM 111.205.134.*
男的没有去。还是在本地工作。
【 在 vv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我问你,最后男的去了没有?是不是还是去了。
: 他们这个事情从源头上说,其实是应该不应该落户天津的事儿,比如小地方的没什么个人能力的小夫妻,收入有限,有没有能力通过落户的方式解决子女教育问题,如果有这个决定,需要什么样的通盘筹划及早准备。这是一个非常容易想得到的问题,他们过往遇到的那些鸡飞狗跳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想过怎么办,于是磕磕绊绊的走了车到山前必有路的路子,并且事实上为之损失了福气感情。
: 至于大姑姐所谓的建议,难道她不知道人家落户天津的目的?难道她不知道夫妻子女分离不利于家庭稳定?那么她除了一句建议不去其他的还有其他的可执行性建议么?如果仅仅是上嘴皮一碰下嘴皮的经济形势不好不建议跳槽然后没了,这算个毛线建议,这叫管闲事,管闲事的大姑姐是婆媳包括夫妻关系的硬伤存在。
: ...................
--
FROM 111.205.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