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听取蛙声一片
哪句话咋说的,就怕流氓有文化。
漫长的封建社会,文盲多、媒体少。
戏文就充当了兼具娱乐和教育的作用,因此必须迎合底层大众的口味。
放AI搜一下,《铡美案》恰恰是瞎编的。
其实逻辑硬伤很多,别说招驸马,考秀才进士都会把家庭背景调查个一清二楚。
古代也是有离婚的,而且更为简单,何必杀人灭口。
历史上真实的陈世美和戏曲中的陈世美有诸多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人物形象
历史上真实的陈世美:据《湖北历史人物辞典》等记载,真实的陈世美原名陈年谷,又名熟美,出身仕宦之家,是一位为官清廉、刚直不阿、体察民情的清官。
戏曲中的陈世美:在《铡美案》等戏曲中,陈世美是一个典型的反面形象,被塑造成贪婪、残忍、忘恩负义的 “负心汉”,为了荣华富贵抛弃发妻和儿女,甚至企图杀害他们。
人生经历
历史上真实的陈世美:陈世美在顺治八年考中进士,先后担任过河北某地知县、贵州分守思仁府兼石道按察使、布政使参政等职务,在任上做出了一定的政绩,没有抛妻弃子等恶劣行为3。
戏曲中的陈世美:戏曲里陈世美家境贫寒,与妻子秦香莲恩爱和谐,十年苦读后上京赶考,中状元后被招为驸马,从此抛弃妻子,还派韩琪追杀前来寻夫的秦香莲母子。
--
修改:mulder FROM 116.227.28.*
FROM 116.227.28.*
据考证,陈世美原型是清朝的陈年谷,号熟美,均州(今湖北省丹江口市)人。他生于明代天启五年,清顺治八年考取举人,顺治十二年考取进士,与北宋的包公不可能处于同一时代。
事件原型有误:陈年谷在为官期间,曾拒绝为前来求官的同窗好友仇梦麟、胡梦蝶帮忙,二人怀恨在心,在河南南阳看到曲剧《琵琶记》后,花钱请戏班子将剧中忘恩负义的男主人公蔡伯喈换成陈年谷,女主人公改为秦香莲,编造出类似《铡美案》的故事。
【 在 zac18123 的大作中提到: 】
: 兰亭序 那首歌 那史书总是下笔太狠,而实际上狠吗?
: 光绪是被砒霜毒死的 史书并没这么写啊
:
: ...................
--
FROM 116.227.28.*
按照你的逻辑,我发的主贴,是我的帖子,现在是你来我的帖子“打转”吧?
也许人家只是看不惯妖言惑众
【 在 xluyuan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几个ID
: 包括楼主在内
: 都是眼巴巴要围着蛙蛙讨论话题的
: ...................
--
FROM 116.227.28.*
我是不认同你的逻辑的。
只是用你的逻辑打你的逻辑而已。
版面一页,半数是蛙的帖子。有感而发。
【 在 xluyuan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的标题里出现了蛙
: 你有种发几个跟蛙没关的主题
: 看蛙还有空理你不?
--
FROM 116.227.28.*
强弱对比态势,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转化的。
比如说男力大 女力气小,那女性不要和男的去做力气活,去做销售可能比男性挣得多,因为女性亲和力好,这时候强弱之势反转了。工业社会发展,更增强了女性这一优势。
操纵无人机的手无缚鸡之力的女性,一样可以把男性军人杀得人仰马翻
正常男性都喜欢自己的后代的,那么这时候女性可以凭借母亲天然和孩子更亲的地位,挟天子令诸侯。
即使是生育这个女性弱势环节,一样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扭转强弱对比态势,至少能拉平,使差距不那么大。最简单的婚前生前谈好条件,生娃可以,我要一份保障,比如给我娘家盖个别墅,工资卡上交等等。
蛙蛙控诉那么多,看起来全是没啥用的一哭二闹而已。劝女性不生?那直接结扎即可
那如果绕不过生育、自己也喜欢孩子,何不想办法把义务变为兴趣,责任变成了乐趣呢
【 在 lulalulalei 的大作中提到: 】
: 女性天然处于弱势
: 从生理上的经qi,生孩子,
: 家庭中承担更多的家务和照顾任务而没可以量化的报酬,
: ...................
--
FROM 116.227.28.*
是不能说明啥。
假设你常用名是madayu,别人是否可以写一个madayu忘恩负义、杀妻弃子的戏到处演。
如你责问,对方说同名同姓而已,戏里的madayu不是你,不要对号入座。
这样的说法只对了一半,他还需要把真实的那个邪恶的madayu的原型说出来
【 在 madayu1978 的大作中提到: 】
: 戏曲中的陈世美实在太坏了,抛妻弃子,贪慕虚荣。老天都会看不过去。这样的人也有他的过人之处,会得到短暂的成功和富贵。最后没有好下场。这个作品是在劝告世人,人间正道。现实中的同名同姓的陈世美有很多,顺治时候那个只是其中之一,不能说明什么。
--
FROM 180.172.87.*
《陈世美》是蛙声的其一。
本帖试着举这1个例子,劝导蛙不要先射箭再画靶,先确定了“男人罪恶”然后再去找证据,
结果找到陈世美这种伪作,是不能成为证据的。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题和正文没看出有啥关系啊
--
FROM 180.172.87.*
题目的意思,是指前两日版面全是蛙主题帖,所以是一片。
帖子内容,举其中一例,不要连续把建立在一些虚假材料上的观点,误导版友,有个一两篇说明观点就行了。
陈世美不是我画的,是蛙多次举过的例子,当做支撑她论点的论据。
“单劝她可以单独回给她”,你看她的回帖不仔细,她的主题帖里,我回帖指出她的逻辑错误,
她反复说“爹味男不要来我的帖子灌药汤”。
那么既然她能放火发多个主题帖,我点一盏灯发个主题帖也行吧?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会让人看了有点莫名其妙,如果是单劝她可以单独回给她,或者把题目改为不要先射箭再画靶,你把陈世美安在蛙声上也有点强行画靶的嫌疑,毕竟人家也没有这样说过这样的文本。
:
--
FROM 180.172.87.*
包拯确有其人,但是戏中那些事,都是编的啊。
陈世美在逻辑上就讲不通。都是一些底层的想当然
是说顺治年间的文人,编写了北宋包拯的事。包拯可能是一个好官,但是没干过《铡美案》
的事,没有公主,没有驸马
真的喜欢历史故事的话,在AI上问个10分钟大概就能问明白了。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哦哦,不过还是换个题目更加,陈世美这个我倾向是真的,如果说是顺治年间的进士,那么怎么又和包公联系上了呢,所以你说的陈世美不是宋朝的那个啊。
:
--
FROM 180.172.87.*
问题是蛙蛙把戏说陈世美的戏剧内容,作为抨击当今社会男性迫害女性的证据啊。
既然用来作为抨击男性迫害女性的证据,使用者得有证据链证明宋朝陈世美是真的,放AI搜一下吧,宋仁宗只有一个女儿活到嫁人,驸马姓李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么你把顺治年间的真人真事来说宋朝的铡美案是假的,感觉没有形成证据链啊,即使是顺治年间的文人,也不可能去暗射当朝的进士啊。如果抛弃掉真人陈世美这个事儿,单讲逻辑又有点语境问题,毕竟人家编的就是戏剧,在戏剧里面你只能讲戏剧的逻辑。如果是戏剧的语境,包公是不是真实存在也是不要紧的。
:
--
FROM 180.17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