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今天听到一个正能量案例
一觉起来上了十大。真是不同的人心有不同的视觉。
1,关于父亲的存折怎么分的,我们不知道。同学也没有说。(继母说不要房子,没有说不要存折,怎么分的,我们也不会追着人家挖根挖底,但是后面人家能和睦相处,自然是遗产分配两边满意的)。她只说了父亲去世没有任何交代,她也不知道钱在哪里有多少。所有证件和存折都是在继母手里。继母完全可以自己去取了。继母没有这么做,都拿了出来,表示这是父亲留的钱。其实只想表达继母是一个没有私心的好人。为什么有人就能脑补出继母没有获得遗产呢?这类人遇到如果是继女,是不是也会恶意猜测继母其实已经取了一部分了呢?
2,房子的分配是明确的,继母说她不要,然后继母希望能继续住。继女同意。房子出租了房租也给继母。这不是继女对继母的好吗?为什么有人就能脑补出是继女高高在上的施舍呢?
3,带孩子。人家有没有给钱没有说我们也没有问。同学只是说继母对她很好,很关心她。人家只是很简单的表达的就是觉得继母好啊。至于继母感受,为什么你们会觉得继母只是为了一个房子的居住权忍气吞声10年保姆。最开始继母会知道有房子居住权吗?今继母怎么知道她的继子女是哪种人呢?继母的感受是什么,我认为继母已经用行动表示了,夫妻恩爱,继子女人好,所以愿意帮继女带孩子,而且愿意带5年。
4,老伴生病。夫妻不都是相互支持吗?这不是恰恰说明人家虽然是老年再婚,夫妻感情也很好吗。
5,继母的亲生子女。也没有意见。和继女也是当亲戚一样的处。这不是说明在她的亲子女眼里,母亲也过得很好吗?为什么有人脑补人家孩子是白眼狼,看着母亲受苦受累也不管。
6,继女对父亲再婚不说什么。这也是槽点?就看看多少子女反对老人再婚吧。或者要求不能领证,或者再婚前把财产分清楚房子过户吧。包括这帖子里某些上蹿下跳的人。你们那么算计,等你们老人再婚的时候,你真不会说一个字?
7,算计的人眼里全是算计。希望大家都能看见这个例子中温暖的部分。
------------
同学30多母亲去世了。父亲后面又再婚了。她没有说什么。
后面她生了老二,是继母和父亲来帮忙带的。相处愉快。她觉得继母对她挺好的。生了孩子很关心她。
本来说好带三年,实际带了5年。
再后面她父亲生病了。主要是继母负责照顾。
再后面父亲突然去世了。什么都没有交代。
回去后继母把父亲名下的存单全拿出来了,并且主动说房子她不要,但是希望能继续住到去世。同学没有意见。
但是继母又不敢一个人在那个房子里住。所以就去租了房子。父亲留下的房子就租了出去,租金让继母收了补贴房租。
继母怕自己长寿一直收租金。同学告诉她希望她长命百岁,租金就一直拿着就是。
继母生日和一些节日会给她转个红包,过年会回老家陪她吃个团年饭。
另外,继母有自己的孩子。也相处挺好,就是普通亲戚那样。
这是一个好人与好人的故事。希望能给大家一些温暖。
--
修改:apple123321 FROM 125.70.29.*
FROM 125.70.29.*
不要脑补继母没有分到遗产,只说了房子继母不要,可没有说遗产不要。我表达的是继母钱财上没有私心,可以自己取了但是并没有。
【 在 haniba 的大作中提到: 】
: 赞同你说的
: 本例子中继母女双方的付出严重不对等
: 继女真的全部接受了存款就有些过分了
: ...................
--
FROM 125.70.29.*
为什么要脑补继母没有继承权呢?我原帖只说了继母说她不要房子,有提存款怎么分的吗??为什么你们个个都脑补继母什么都没有获得。如果没有的话,后面还能友好相处吗?
继女如果是这么薄情寡义的人,还会出现父亲去世后还年年转红包回去陪她吃团年饭的事情吗?
【 在 vv 的大作中提到: 】
: 小声的问,类似情况下,难道不是继母原本就该有继承权么?
: 原本也没啥,要说老年婚姻无真爱也就罢了大家各取所需各安本分说好了怎么办就怎么办。
: 可竟然将其归结为双向奔赴的美好,这就有点好说不好听了。
: ...................
--
FROM 125.70.29.*
有啊。但是老太太说了不要。同学说这个话也就是表示老太太可以要但不要,只想居住。
存折老太太也有继承权。同学只是说老太太都拿了出来,其实自己取了她也不知道。怎么分的就不知道。肯定是都满意的。
其实整个聊天,同学的重点都是放在继母很好她很感恩这个重点上。帮她带孩子关心她。照顾父亲。不贪钱。
【 在 lynn0429 的大作中提到: 】
: 老头的婚前房老太太有继承权吗
--
FROM 125.70.29.*
错,银行拿两个身份证是可以把存单取出来的。因为我父母现在都是这么干的。我妈经常拿她身份证取我爸的存单。是存单,因为我父母只存存单。
包括前两天我带我妈去银行转钱给我。我问了银行,能不能拿我妈身份证和我的身份证和银行卡取她银行卡的钱,银行说可以,需要密码。
【 在 vv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的是她把存单拿出来的行为?那个行为跟心没有关系,可能你们年轻习惯了存钱用手机就没注意过纸质存单的限制性,存单这种东西人一旦去世了,银行是绝不会随便给钱的,到期的单子以及带着密码也要本人身份证,现在居民死亡早已联网,身份证很快就不能用了,所以去世后拿着存单拿不到钱。在世的情况下,没到期的存单想改名字,拿着俩人身份证去也会被各种拍,继母原本就没有可能能够自己处理存款。
:
--
FROM 125.70.29.*
我一开始就说的继母说房子不要,然后是房子的后续处理。没有说什么都不要。是你们各种脑补。
存单怎么分,人家没有说我们也不会去问。我自然也不说,这个也不是重点。
说存单的重点是继母好人,说房子的重点继女好人。
每一个点都有一方是好人,但是你们眼瞎通通都看不见,只去猜测脑补没说的部分有一方是坏人。何必
【 在 vv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你的原文描述及其误导啊,你看你说继母拿出来所有存单,继母说她啥都不要,继母只希望能够有居住权。那你为啥不说存单最后是怎么分的呢?你为什么只表达了继母主动不要,而丝毫不提女儿愿意主动给呢。。。
:
--
FROM 125.70.29.*
在继母帮她带孩子关心她,她就已经感动了。还需要等父亲去世吗?
而且我说了不要脑补,结果还在脑补。
你怎么知道人家存折怎么分的?人家是继母多分了存款呢?人家继母拒绝多分存折呢?为什么你要一直脑补继母吃亏了?人家自己都很满意,需要你完全不知道情况的脑补人家受了天大委屈?
【 在 yiran2000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继母也够做小伏低的了,挺惨的感觉
: 如果继母说按法律分房子和存款,该怎么样就怎么样,这继女还会感动吗?
:
--
FROM 125.70.29.*
还是好好看看我主贴吧。
别人脑补起码还是我补充说明之前。你的脑补还在我主贴补充说明之后。
不过呢,补充说明也没有用,心中是什么看到就是什么。补充再多,在算计的人心里,必然都有他非常不满意的地方。因为他从不相信再婚家庭中的良善之心,不相信再婚家庭中的真情,认为都是算计,不是继父母算计,就是继子女算计,如果没有算计,那一定是没有写出来而已,所以必须脑补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 在 yiran2000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没说钱怎么分的,而且房子继母没要
: 不是我一个人。。。你看回复里很多人觉得继母小心翼翼换得和平
:
--
FROM 125.70.29.*
那你知不知道销户之前先去把钱取了。。。。
你又知不知道大家都是这么干的。包括目前我爸妈都把密码告诉了我和我弟了,虽然我们总忘记他们总说。
然后你又为什么默认继母不知道存单密码,脑补老太太不取是因为她去取不了,而不是单纯不取。
怎么你们生活中都是些贪财忘义的小人吗。就从来没有遇到有人性光辉的人。以至于网上出现了一个,你们拼命脑补事情来证明她他她他没那么好。
【 在 vv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是俩人都得活着好不好,俩人都活着到期的存单可以代取,没到期的存单也可以提前支取然后换名字,前提是人知道密码,没到期的又本人不到场的是最可能出问题的,所以银行也会比较小心。至于到期的会闭着眼睛拍照签字就完了。
: 等去世了就是另一回事了,过去人去世后是自己去销户,然后系统才更新啥的,从十年前就自动联网销户了,身份证会迅速失效,是户主的话户籍系统自动更名,人去不去不影响结果,只是仍然会让人去签个办理单。所以现在是人只要去世了,他名下的纸质定期就没办法个人处理了,活期的折子本身知道密码在一段时间内是正常的,各种补贴啥的家人会有点空档,电子银行什么时候封存没问过,但纸质定期是即时的,人想动就只能拿遗嘱去办,超过五万遗嘱必须公证,没有遗嘱就统统公证,以及最后所有当事人要同时到场,然后根据是不是超过五万再处理怎么取钱。早就不是最早的谁拿到单子就是谁的了。
:
--
FROM 125.70.29.*
去世-取钱-销户。普通人正常人就是这么办的。这也是我父母告诉我密码的原因,如果他们挂了,让我赶紧去取钱。不然就不好取了。
没这么办的是不知道密码,或者不知道销户了就不能取了。绝大多数都是因为不知道密码。因为我父母70岁的农村老头老太也知道销户就不好取钱了。
【 在 vv 的大作中提到: 】
: 因为我们不会起始就把人想的不好啊,我们只会假设这就是一个正常人,正常人很少有会家人生病了就跑去提前支取定期存单然后改成自己名字的,这跟夫妻之间存单到期后去互相取是完全不同的性质。
: 另外我没有默认人不知道密码啊,我说的上述定期操作都是知道密码的情况,不知道密码还代办啥啊,更换密码的业务必须本人持身份证办理,也就是如果人不知道密码那么就算拿着户主的身份证是办不了业务的,否则万一人的存单和身份证一块丢了呢,为啥定期也发展到必须有密码不就是为了更加安全么。不知道密码的,那就是活着必须本人上,去世了唯有公证一条路。
:
--
FROM 125.7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