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今天听到一个正能量案例
我认同个体之间的差异很大,内心的标准相差很大,
而且惯性思维对我们影响很大。
比如我们习惯把换下来的旧手机给老人,把换下来的旧衣服(虽然还很新)给老人,
没有多想老人和我们一样也是平等的人,甚至老人给予我们的要更多,反而他们才应该用新手机,换下来的旧手机给我们。
本帖中的女儿是不是也可能有这些惯性思维。
当她内心预设父亲的房子100%是自己的,那么让继母继续居住,就是自己大方。
她没有想过这个100%的预设可能是偏的。
如果本帖故事中,把继母的角色换成是一个长期的住家保姆,带娃5年,照顾卧病父亲几年,这十来年工资照付,
然后父亲过世后,保姆无牵无挂,乡下房子本不值钱,就让她继续住到终老(使用权)。
就像德华电影《桃姐》那样
如果是这样,我认同是正能量。
但是本帖隐隐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现在和继母的子女走动也拿出来说事,意思是我们城里人愿意跟农村人走动,是看得起他们
【 在 myimmortal 的大作中提到: 】
: m老师,你说的这套标准我没意见,但从这个故事看,绝大多数人是站在自己受益更多的角度来谈正能量,而且会强调对方是自愿这么付出的,没人强迫
: 要求对等付出是我们的理想,但看起来不现实,极少极少有人能做到
:
--
FROM 116.227.76.*
没有指望说服楼主。
至于她女同学,更不指望,因为女同学都看不到。
只是不吐不快,希望能启发其他看客,认识到对继母其实能做得更好点,推人及己,善待自家老人。
【 在 myimmortal 的大作中提到: 】
: m老师,我和你看法差不多,但我们这样站继母的利益是会被拍的,被拍算计、以己度人,不要继续了,这个事不同立场的人谁也说服不了谁
:
--
FROM 116.227.76.*
歪个楼,
那找情人该找个啥样的?
【 在 chooselife 的大作中提到: 】
: 更好点估计也做不到吧,毕竟人性会懒会自私
: 我觉得,能接收到他人善意且分辨出来,并愿意有所回报,就已经很好了。。。
: 案例里,不管继母是出于本性也好、看在伴侣的面子上也好、身为长辈的立场也好,都是先对继女释放了善意。继女是感受的到继母的善意的,因此也在互动中一点点回应甚至回报,所以才说继女也做的不错了。但期待继女这样的一般人,进一步投桃报李,这也有点太苛求了
: ...................
--
FROM 116.227.76.*
我们穿新衣服,换下的旧衣服父母继续穿。
我们用新手机,换下旧手机给父母已经算优待,因为他本来连旧手机都没有。
我们吃鱼身,母亲吃鱼头,因为一直都是这样的。
我们自己有银行存款上百万,房子上千万。
失去伴侣的母亲,有个小房子租住已经很好啦,毕竟我们都没向她收取房租。
这些我们和父母的融洽相处正能量,是不是主要源自于父母的奉献?
但我们认为是共同造就的,毕竟我们没有把父母赶出家门。
虽然我们没有考虑过把失去伴侣的父/母接来同住,但至少春节我们陪她吃年夜饭了。
【 在 myimmortal 的大作中提到: 】
: 歪个楼,和主贴无关
: 自己的父母生病住院了心情不好发脾气,我有时候也做不得到保持足够的耐心一边工作一边去安慰照顾老人
: 但父母在我小时候是非常耐心的,而人老了有时会和小孩一样会发脾气,这时候我反而没有足够耐心像小时候他们对待我那样去对待他们
: ...................
--
FROM 116.227.76.*
vv对老娘那真是没话说。
那时候那个小伙错过你,真是可惜了
【 在 vv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不会,小时候一定是我们吃好吃的,但是长大了尤其当父母老了之后,自然而然会把好吃的先给他们吃的,而且为啥要给他们旧手机用,你们会定期淘汰手机么哪怕手机还能用?
--
FROM 116.22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