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骚浪有助于保持少年之心
文字见性灵,这是三月份写的一个小词,当时配了篇小文。骚浪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驻颜技能。
忆王孙
杨花飞去远离离,缕缕条条寄与谁。
絮絮团团尽相思。
昼眠迟,那处檀郎知不知。
四公子说过,写诗词总是有个缘起,这是“兴之所至”,非常重要,不然就无病呻吟,或者应酬之作,缺了意趣,自然就少了灵性。
这个缘起,是周日天好,难得一家人去孙水公园赏春,有了一句“杨花飞去远离离”
其实,那天的时令远与此无关,但确实也想起在北京时漫天杨絮的景致,于是决意要为此这个小词。
这几天淅淅沥沥连续下了几天的雨,我觉得时候到了。
有了第一句,韵便定了,离,四支,平声,搜罗这个韵部,适合入词的字还挺多:时知枝姿垂疑眉谁儿垂痴思丝迟……
回头看还没选定词牌呢,想着好久没写了,搞个简单的,加上爱昆曲,就忆王孙吧,豆叶黄好听
因为先有了“杨花飞去远离离”,主题就定在了闺怨,这个四 公子在行。
一首词,气脉很重要,句与句之间,要自然衔接,不着痕迹,从“飞去”,到“飞到哪里”,“传递什么”,收到者(发出者、观到者)“作何感受”,引出末句,大概这么个套路。
根据这个思路,先有了“寄与谁”“尽相思”
回头话锋一转,到了“昼眠迟,那处檀郎知不知。”
**敲黑板,划重点**
前面用了“离离”两个叠字,我想着是不是也用叠字来表达心情回好一点,就跟我家领导说的“天天下雨、天天下雨……”,叠字是很适合强化心理描写的。于是有了神来之笔——缕缕条条,絮絮团团,这八个叠字是这首词最出彩的地方:开始还是清楚的,想对人说什么,“缕缕条条”,清清楚楚,真到了要说的时候,早已经“絮絮团团”,什么都不会说,说什么也都不重要了。心境也从温情甜腻变成了凄愁烦躁……艹,太tm牛笔了,没有人比我更懂女人,哈哈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主贴我完全没有阅读理解的能力。。。
: 我就看回复间接理解了
: 话说国人这些年来发明的一些新词真是跟斯文古典完全不搭
--
FROM 120.227.204.*
举手提问:谁给谁写啊?
【 在 ahhoo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直跟我家领导说要保持少年之心,那样有助于生活和谐,骚浪是重要法宝。
: 近年本老过生日时,就写一副对联,积攒有四
: 由来闲散,为金石、为诗联、为牌曲,恣意腾挪,展眼不惑又一载;
: ...................
--
FROM 120.245.122.*
我给自己写的,自寿。
【 在 vv 的大作中提到: 】
: 举手提问:谁给谁写啊?
--
FROM 120.227.204.*
本版开版之初,斗文字的多了,也写了不少,现在看了就笑笑
最近和一群90后混在一起,我终于把身边人从70后变成80后,又变成90后,在一起也自觉年轻了,终日游山玩水、嬉戏打闹,不亦乐乎。
【 在 ahhoo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直跟我家领导说要保持少年之心,那样有助于生活和谐,骚浪是重要法宝。
: 近年本老过生日时,就写一副对联,积攒有四
: 由来闲散,为金石、为诗联、为牌曲,恣意腾挪,展眼不惑又一载;
: ...................
--
FROM 113.104.243.*
汗,主贴一看那种篇幅我直接掠过了,奔着回帖看的
不过话说回来,保持少年之心和生机之类的可以有多种模式吧,只不过你们夫妻用了这种模式,我有个前同事两口子就是特别喜欢吃和玩,所以有时间就一起下馆子旅游什么的,但两人都属于沉默寡言型不会这些打情骂俏之类的,但我们看着人家也挺青春和谐的
【 在 ahhoo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吧,我坦白,主贴过于显摆,不过每副联的主题都是骚和浪,也算没完全跑题。就是这样的骚浪,让我一直保持着少年之心,保持老夫老妻还能打情骂俏的生机。
--
FROM 123.121.180.*
呜呜,哭了,一看这大长篇,感觉有点儿对不起楼主。。。瞬间想起中学时代硬着头皮学语文,听着老师念古文时候恨不得头悬梁的情景,那时候不得已为了考分啊,现在终于可以不用那样了。。。
【 在 ahhoo 的大作中提到: 】
: 文字见性灵,这是三月份写的一个小词,当时配了篇小文。骚浪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驻颜技能。
: 忆王孙
: 杨花飞去远离离,缕缕条条寄与谁。
: ...................
--
FROM 123.121.180.*
没啥对不起的,我从作品集里复制粘贴过来。
话说我也真是,现在都是碎阅读,短剧都两三分钟,文字还敢整这么长,这不是自绝于观众么?从这个角度来说,算老朽了
其实……我我我也是个理工男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呜呜,哭了,一看这大长篇,感觉有点儿对不起楼主。。。瞬间想起中学时代硬着头皮学语文,听着老师念古文时候恨不得头悬梁的情景,那时候不得已为了考分啊,现在终于可以不用那样了。。。
--
FROM 175.2.173.*
楼主竟然还有作品集了,那有没有出本书?这种显然和小圈子的同好交流起来更有共同语言
愿意用哪种模式杀时间可能和阅读习惯也没啥关系,比如有的人热衷绘画可以一整天画画,但并不意味着会舍得把时间浪费在琢磨某个字有几种写法
不过,论坛这种形式就基本是碎阅读吧
【 在 ahhoo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啥对不起的,我从作品集里复制粘贴过来。
: 话说我也真是,现在都是碎阅读,短剧都两三分钟,文字还敢整这么长,这不是自绝于观众么?从这个角度来说,算老朽了
: 其实……我我我也是个理工男
--
FROM 123.121.180.*
真的有可能
【 在 ahhoo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直跟我家领导说要保持少年之心,那样有助于生活和谐,骚浪是重要法宝。
: 近年本老过生日时,就写一副对联,积攒有四
: 由来闲散,为金石、为诗联、为牌曲,恣意腾挪,展眼不惑又一载;
: ...................
--
FROM 219.142.255.*
文人骚客一枚,风格雅致,韵脚齐整。
--
FROM 103.21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