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身边倒是有一个朋友找的带两娃的
点评总结:交通不便可真不好,你看现在武汉到上海,咻的一下就到了!
【 在 myimmortal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路望 跌跌撞 午夜流星何去何往
: 路海长 青夜旷 越过群山追斜阳
: 永远都像初次见你那样 使我心荡漾
: ...................
--
FROM 120.245.122.*
这个故事主要是一方面说男的女的都没有功利心淡定豁达不卷不鸡,另一方面却又实实在在是高消费支出的生活方式,之所以和谐,无外乎因为父母为他们解决了淡定从容与高消费支出之间的矛盾,是他人的负重支撑了美好。有点类似于一个家里有钱的人不用上班就有钱花于是天天溜溜达达开开心心的,然后将这种开心定义为是因为这个人性格好无欲无求。
当然lz一定会说,他俩要是没有有钱的父母,大不了不上国际学校不打谱出国读书,但是那就会是另一个故事了。
那么另一个故事里,会不会有一个男的,一年二三十万的收入,离婚后选择放弃自己的孩子,又娶了一个没啥经济能力没啥正经工作没啥功利之心的带着俩学龄娃的姑娘,然后用那二三十万来一家四口安静度日,有没有这样的另一个故事没人知道,但至少他们不可能无论日常还是周末天天就吃喝玩乐,比如最起码这就得带娃了吧,就算不辅导写作业,是不是至少得一日三餐接接送送的,还玩啥玩。。
【 在 mondex 的大作中提到: 】
: Batman,你的超能力是什么?有钱。
: 有钱自然可以解决这个世界上的很多问题了
: 你说别人冷嘲热讽
: ...................
--
FROM 120.245.122.*
你可真逗,光两个国际学校还不够高消费?还要如何高消费?
你口中的美好事实上是非常典型的离异无娃女士的再婚生活,那两个孩子事实上是母家养育,这不就相当于没孩子么,那当然一年二十万够足够小两口愉快生活了,而且还能领着俩孩子一起吃吃喝喝的,就如同没孩子的人可以招朋引伴的经常吃吃饭。
那个男的为什么是理想的伴侣,那个女的为什么可以再婚愉悦,他俩为啥能万事不愁的好到蜜里调油,一句话,因为他俩再婚后都是生活质量无下降而支出成本未上升以及又额外的彼此收获了情绪价值。也就是男的并不需要额外负担事实上他负担不起的家用,女的生活质量也并不存在下降,俩人分别多了个愉快玩耍的伙伴,那可不是美好嘛,简直是理想生活了,谁会不喜欢这样的生活。你竟然将这种被母家经济能力承托的美好完全归结为俩人性格豁达淡然无欲无求,简直是太逗了。
【 在 apple123321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里面除了国际学校还有什么高消费的生活方式吗?你理解的吃喝玩乐都是高消费的?
: 男的一年挣20多万除了给前妻的小孩一年抚养费一年还有20万不够两个生活简单的人愉快的生活吗?只能说你们的生活都太好了,我等普通人望尘莫及。
:
--
FROM 120.245.122.*
可事实上你的故事就是俩国际学校啊,女的原本就是国际学校,难道她会不上了?
【 在 apple123321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还纠缠在国际学校上。国际学校只是有钱人家选择的生活,而不是必须这么生活。钱多有钱多的生活,钱少也有钱少的生活。你非要说有钱才能生活,那就是纯粹的理念不同,就像那个男的和他前妻。
: 实际上这个男的,如果一开始就找的同样淡泊名利的老婆,也许一年挣5万或者10万,甚至不上班的,而不是前妻那种各方面要强的,根本不会离婚。家庭总收入30-40万,在二线城市一样的可以过非常舒服的生活。
:
: ...................
--
FROM 120.245.122.*
可是这个故事的国际学校是客观事实啊,这是一个自己上不起国际学校的家庭上了国际学校然后很幸福的故事啊,类似于小两口靠婆婆给钱养孩子然后俩人自个的钱留着自个花日子过得很开心,幸福也好开心也罢的都是靠的老丈人或者婆婆,而不仅仅是自己的性格和喜好。完后你说上不起那就不上呗,这是把故事桥段给改了,没人知道改了桥段的故事还是不是那个故事。比如故事里的女的如果结婚意味着孩子不能上国际学校了,比如故事里的男的如果结婚意味着孩子不能上国际学校了,也许他们仍然会很幸福,也许他们就不结婚了,认为他们还会幸福的人会说那有啥的不上不就行了,认为他们不会幸福的人会说那还结啥结啊。。
【 在 vote2016 的大作中提到: 】
: 家里有钱就上国际学校。
: 家里没钱就上公立学校。
: 没啥问题。
: ...................
--
FROM 120.245.122.*
那你看嘛,这不就是我说的那个女的相当于离异未带娃嘛。
她的娃压根就不需要她养,既不出钱也不出力更不用操心安排的,她只需要出场亲亲抱抱举高高周末玩耍,你的故事就是这样的一个故事啊。
这跟价值观没有关系,跟是不是有这样的家庭也没有关系,这是你讲述的客观桥段,他们的婚姻模式就是一个男的和一个相当于没有孩子的女的再婚了,然后俩人收入完全能覆盖自己的追求,从而开开心心高高兴兴。
对此很多人的读后感是,敢情啊,这啥都不用管,是我我也能幸福。
那么对于女方不需要负担孩子的养育包括孩子的未来已经被姥姥家安排好了的这件事上,你选择忽视了这种既定的承担和后顾无忧的安排所能给人提供的底气,将其一股脑的归结为这就是性格造就的幸福,可是你的故事确实是有那么一个前提啊。
然后对于这种我们指出来的前提,你又假设性表达了如果他们没有钱,他们将上公立学校且不上辅导班,这叫改写故事,故事背景变了啊。
【 在 apple123321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才真是逗。她娘家本来就有钱,又不会变为没有钱。当然可以上国际校。
: 如果这女的娘家没什么钱,那么他们的价值观会让他们的选择是上公立校没有任何补习班。而不是因为没有大富大贵就变成了要去努力拼搏给自己买大房子给孩子创造什么条件孩子也必须努力卷。
: 你没见过这种人这种家庭么?我见过,还不少。不是人人都喜欢卷的,也不是穷人就喜欢卷,何况这男的不穷。是否有追求是否喜欢事业追求物质喜欢鸡自己鸡孩子,那是个人性格决定的,而不是物质条件。
: ...................
--
FROM 120.245.122.*
我说的跟是否幸福毫无关系好不好。。
我说的是这个故事本身就是上了国际学校的故事,何来的如果上不起的假设。。
我说的是这个故事本身就是靠小夫妻自己上不起国际学校但是他们仍然上了的故事,又何来的上不起的假设。。
他们幸福生活的客观背景就是:
一,他们自己的收入上不起国际学校,但是足够自己吃喝玩乐
二,他们上国际学校了,寄宿制,钱是姥姥出的
三,他们未来不用卷高考,可以直接出国读书,钱是姥姥准备的
四,他们平时不需要带孩子,周末也只是带着孩子玩
五,他们没啥超越自己能力的诉求,平时就是玩,一家人过的挺开心。
以上就是故事的全部。至于什么如果没钱会怎么样,那叫引申式假设,谁知道没钱会怎么样,他们分明是姥姥有钱的背景,哪来的没钱就会咋样?至于是不是幸福,又何来的没钱会不会幸福,他们现在分明是姥姥有钱的幸福生活。
【 在 vote2016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第二句就错了。按照自己的价值观,脑补了一大堆不幸福的理由,问题是别人有别人的价值观。
: 谁告诉你不上国际学校,就觉得不幸福了?
: 有钱有钱的过法,没钱没钱的过法,何况也不是与没钱的。至少中等偏上,
: ...................
--
FROM 120.245.122.*
总之这就是一个不需要养孩子的再婚案例,不用养孩子了不操心不出力的,省了很多事。曾经我娘家大山有个姑娘嫁了个二婚男的,前妻给留了个小姑娘,他们结婚的时候双方家长都不愿意,女方家长不乐意闺女进门就当后妈,男方家长不乐意觉得后妈指定对孙女不好,后来大家达成的协议是爷爷奶奶把小姑娘带走了以及爷爷奶奶的东西都给且只给小姑娘,小两口出去自己过,后来人小两口过的还挺好的,又生了个娃,慢慢大家都挺好的。
【 在 lulalulalei 的大作中提到: 】
: 女的没钱大概率男的就不找她了
: 自己孩子不养
: 给别人养俩娃
: ...................
--
FROM 120.245.122.*
分明是一个用钱垫底的故事,非要觉得指出来与钱相关性的是冷嘲热讽。。
【 在 shuimus 的大作中提到: 】
: 写胁聘皇朗来藕⒆右率澄抻牵瞧癫皇浅闪搜∶ㄐ」贰
: 楼主说的很好,冷嘲热讽的人太多了,红眼病,心理阴暗的,见不得别人好的,自以为是的,意淫别人的……
--
FROM 120.245.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