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家风在婚姻里真是非常重要,影响几代人
父母五零后,初高中同学,那个年代,农村上到高中算不容易了,用妈妈的话说就是,长个的时候吃不好,读书的时候没书读。父亲有两个妹妹,母亲是家中独女,出嫁前没吃过苦的。
我父母成婚后,连着生了三个姐姐,肯定是想要个男孩的,很幸运有了我,要是我前面有哥哥的话,就肯定不会有我。
父母因时代的问题,没机会上大学,对孩子教育很重视。我小姑比父亲小十几岁。祖父去世时,小姑上高中,祖父脑溢血临终前,迟迟不咽气,我妈看出他的心事,跟他说“爸,**上学的事你放心,只要她愿意读,我们就是用肩膀顶也供她上。”然后祖父就安心走了。
刚恢复高考不久,农村考大学真是非常难,小姑第一年高考没考上,她说不想复读,爸妈让她想清楚,就外出务工了,过年回来,她跟爸妈说,哥哥嫂嫂,我还想再试试。爸妈说你安心准备。然后,她成了村里第一个大学生(当时的高专,师范类,英语专业)。
我爸那时候一个月工资33块,每个月固定拿出10块钱给小姑作为生活费。另因学习需要给置备一个录音机。
三年后,小姑毕业,回到县城最好的中学教英语,后来一直是学校最好的英语老师。我姑夫(就是做菜做得特别好那位)也是同校的英语老师,他也是为了照顾老母亲从外地回到县城工作。
我姐姐和我陆续上学,期间姑姑姑夫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大姐上学期间一直吃住在小姑家。大姑家几个孩子读书都不好,早早就去南方打工,所以我家孩子读书,他们都在经济上帮衬着。后来大姐高考考了县里第一名,次年二姐上大学,第四年我,第五年我三姐,都是小镇做题家,先后以当地前几名上了大学。
从我上大学起,大学学费就开始大幅涨价了,到开学季,姑姑舅舅(外公外婆从亲戚那过继了一个男孩)堂叔就会主动问学费是不是需要支持。大姐毕业后,到了北京工作,我也在北京上学,就是大姐供养我的学费生活。我大学毕业后去了江苏工作,三小姐在南京上学(大四),我就负责三小姐的生活。三小姐毕业后,第二年,家里把借姑姑、舅舅、堂叔们的钱还了。只算了借的现金,其他人家都不算的。
后来,姊妹们陆续成家,购置房产时,只一声招呼,大家一人凑一点,瞬间就办好了。几个姐夫,我家领导,对钱看得都淡。我妈是农村妇女中极少见的智慧女子,和媳妇处得非常好,有几年我两口子因工作两地分居,她们俩带着大宝,我一点没操心。我妈说,我看得开,年轻的时候当媳妇,现在当婆婆了,还是媳妇的心态。还好我家领导性格好通情达理,也从来不让我妈受气。有时候我开玩笑说,我妈是真聪明,她知道只有和媳妇处得好,才能和儿子住一起。哪个农村妇女不想和儿子住一起呢,如果跟媳妇处不好,儿子肯定是选和媳妇而不是和妈住一块不。
妈妈对几个姐夫也是,非常友善,所以我家一直是亲戚们联系的凝结核,过年孩子们都到我家过年。
家庭的和谐,真的是靠几代家风相承。我跟爸妈说,他们留给我们这一代最大的资产,就是让我们都上学改变了命运,有这么好的兄弟姐妹。
--
修改:ahhoo FROM 223.157.217.*
FROM 223.157.217.*
感谢。确实,我妈妈真是大气,也聪明,各种电子设备,很快就玩得溜活。唯一留下时代印记的缺陷,就是爱看今日头条,哈哈,不过还好,没那么愤青。
【 在 chooselife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眼界有格局的女人是一个家族兴盛的重要因素
: :
--
修改:ahhoo FROM 120.227.204.*
FROM 120.227.204.*
我家几个孩子条件都还不错,相貌,学历,工作。找的对象也都是平民孩子,品性都很好,踏实勤勉。几年时间,靠着自己努力,几家齐心协力,实现了阶层跃升。
【 在 zuozhuan 的大作中提到: 】
: 终于有人说这个了,
: 所以嫁娶个家风正、人品佳的伴侣远比那些头衔重要多了。
--
FROM 120.227.204.*
垃圾呗。
【 在 ocnp 的大作中提到: 】
: 今日头条咋了?。。
:
--
FROM 120.227.204.*
还有好姑夫好姐夫,我也还好啊。善待是互相的
【 在 ocnp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命好。。好妈好媳妇。好姑好姐。都给你占了。。。
:
--
FROM 120.227.204.*
祝福!有好消息来版上通报一下,祝福改祝贺:)
【 在 zuozhuan 的大作中提到: 】
: 真不错,给你家点赞,你父母很棒,家风传承也很好。
: 我想找的对象就是这样的,家风正、人品佳的。
--
FROM 120.227.204.*
现在父母年岁渐大,和我住在一起。有时候听他们讲年轻时候的故事挺有意思。
我妈妈是家中独女,我外祖父几个兄弟读了点书,接受新思潮参加gm,只可惜陆续当了烈士,外公是家中幼子,从小跟着他母亲坐国民党的牢(敌人以此要挟他兄弟回来投案),或者东躲西藏,以至于拖到解放后几年才有我妈。我妈小时候一样娇生惯养的,掌上明珠般的。
后来,运动了,大家都没书读。妈妈读了点书,就在村里小学教书(那时候叫插班老师),队里(就是大村吧)书记看上她想让她当儿媳妇。我妈估计是没看上对方,觉得又不认识,没有感情基础(估计长得也不怎么样)。就没同意。然后那个书记就不让教书了。任谁说情也没用,说她去教书我也不给工分(就是不认可劳动成果的意思吧)。帮着去做工作的回来问我妈“你到底哪里得罪他了呀?”,我妈说,哎,别提了。于是就没再教书了。后来找了我爸。
我爸和我妈还真是一对。也是类似的经历,我祖父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厚道人。及至我父亲成年,村里的书记家(就是本村,两家步行两分钟距离)里只有一个闺女,想让我爸做女婿。农村里迷*信,算命的说那姑娘命硬,不能到白头。所以就没成。估计对方心里有些想法,觉得我爸看不上人家姑娘(听我爸说,其实就是迷*信,我爷爷一子二女,也担心不。后来,那姑娘的丈夫四十来岁没了,当然这纯属巧合。)有些不愉快。后来推荐上大学(大学普通班?),权限都在书记那里,本来我爸条件算最好的,因为那个原因,就没去成。我爸对此一直耿耿于怀。农村里很讲究传继香火的,因为书记家只有一姑娘,就从亲戚家过激了一个男孩为子,那家和我家本来关系很好,就跟郭靖和大汗家一样,有段时间我祖父修缮房子,就借住在他们家,他家幼子就过继给了书记家。最后因为华筝的事,郭靖和托雷兄弟们产生了隔阂。我经常跟爸开玩笑,你这不就是射雕的故事么。后来,随着岁月流逝,年龄见长,两家关系也缓和了。但冥冥中两家缘分还是不够的。
我妈嫁过来之后,两个人带着四个孩子上学,压力还是很大的。但我妈也真是厉害,很快就摆正了身份,相夫教子。没有固定工作,做裁缝、背树(就是从山里人家买来木材卖到城里赚价差)、广场上贴瓷砖(有几年大规模城市建设),直到我们四个孩子陆续大学毕业,才相对轻松下来,又陆续帮我们带孩子。
我妈跟我们讲以前的事,说那时候两口子还是较着一股劲的,就是要向大家证明能把日子过好,让当初阻挠他们的人看看。
那个年代,真是令人唏嘘。希望经历过那样艰难的善良的人们,都能有安善的晚年。祝福爸妈,并老吾老及其人之老,身体健康,幸福快乐。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读后感:苦了贵母一个人,幸福几代人。。。
--
FROM 223.157.158.*
姑姑上学前后就四年时间,他们也做到了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父母的辛苦,主要还是我们姐弟四人陆续上学,前后快二十年,他们的青春,就都在我们身上了。经济压力还是很大的。
【 在 caiho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人家母亲也没有多苦
: 顶多是小姑读大学时候,家里一边养孩子,一边给小姑了一些供养
: 但后面换来了多大的福报啊
: ...................
--
FROM 223.157.158.*
人性,你体会一下。我祖父临终时的事,我爸难道没看出他的心事么,我觉得不至于。这个承诺,从我妈嘴里说出来,对我祖父来说,就放心得多。虽然我母亲嫁过来快十年了,她的品性,我祖父是充分了解和信任的。但这种时候,由她说出来和由我爸说出来,对老人来说效果是不一样的。这跟家里谁做主不一样的。
我妈的智慧在于,她知道什么最重要。孩子未成年时,抚养孩子最重要。孩子成年后,老伴最重要。用我家领导的话说就是,她就是喜欢她老公。
我妈是个很有主意的人,但在家里还是让我爸做主。直到我成年了,家里大事就由我做主。我父亲一直有点喜欢管事,家里的事、村里的事。有几次重大决策,几个孩子和他意见不一致,我就跟他说,现在我成年了,家里由我做主,我会尽可能尊重考虑你的意见,但你的思想认识不如我们,世界在变,一代胜过一代,如果我们见识还不如你,那你们几十年的培养不是白费了?后来实践证明,我的决策是对的(当然也是姐姐姐夫们一起的意见),他就放手让我做主了。
【 在 aliawai 的大作中提到: 】
: 家里没有施行父权制么?以父亲和男性为主,女性为附属品。在50年代的老家长中还有不少这样的。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OS」
--
修改:ahhoo FROM 223.153.145.*
FROM 223.153.145.*
同赞!这就是互助的放大和持续效应。
那个年代,真是知识改变命运。绝大多数人都是有感恩之心的。
【 在 Anita06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到楼主的故事,想起我父母结婚时,我爷爷奶奶已经五十多了,叔叔还在上学,我爸妈也给叔叔交学费。后来我叔叔对我们也不错,有一年过年,叔叔给我们姐妹三个都买了新衣服,三十多年过去了,我还记得那件新衣服的样式。我妈妈后来生病动手术的时候,我叔叔也特意请假,一起去手术室门口等候,帮忙照护。我叔叔结婚以后,我们两家一直都维持良好的关系。现在我父母已经七十多,叔叔婶婶也是五六十了。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5 Pro」
--
FROM 223.15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