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家风在婚姻里真是非常重要,影响几代人
读后感:苦了贵母一个人,幸福几代人。。。
【 在 ahhoo 的大作中提到: 】
: 父母五零后,初高中同学,那个年代,农村上到高中算不容易了,用妈妈的话说就是,长个的时候吃不好,读书的时候没书读。父亲有两个妹妹,母亲是家中独女,出嫁前没吃过苦的。
: 我父母成婚后,连着生了三个姐姐,肯定是想要个男孩的,很幸运有了我,要是我前面有哥哥的话,就肯定不会有我。
: 父母因时代的问题,没机会上大学,对孩子教育很重视。我小姑比父亲小十几岁。祖父去世时,小姑上高中,祖父脑溢血临终前,迟迟不咽气,我妈看出他的心事,跟他说“爸,**上学的事你放心,只要她愿意读,我们就是用肩膀顶也供她上。”然后祖父就安心走了。
: ...................
--
FROM 123.121.180.*
我是用了一个句型,就好比这种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
至于楼主母亲苦不苦,只有人家本人能说,孩子都没法代言的
不过话说回来,一般都会觉得自己家人父母好,您家这情况也比较少见的
【 在 caiho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人家母亲也没有多苦
: 顶多是小姑读大学时候,家里一边养孩子,一边给小姑了一些供养
: 但后面换来了多大的福报啊
: ...................
--
FROM 123.121.180.*
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上面,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 在 ahhoo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父母年岁渐大,和我住在一起。有时候听他们讲年轻时候的故事挺有意思。
: 我妈妈是家中独女,我外祖父几个兄弟读了点书,接受新思潮参加gm,只可惜陆续当了烈士,外公是家中幼子,从小跟着他母亲坐国民党的牢(敌人以此要挟他兄弟回来投案),或者东躲西藏,以至于拖到解放后几年才有我妈。我妈小时候一样娇生惯养的,掌上明珠般的。
: 后来,运动了,大家都没书读。妈妈读了点书,就在村里小学教书(那时候叫插班老师),队里(就是大村吧)书记看上她想让她当儿媳妇。我妈估计是没看上对方,觉得又不认识,没有感情基础(估计长得也不怎么样)。就没同意。然后那个书记就不让教书了。任谁说情也没用,说她去教书我也不给工分(就是不认可劳动成果的意思吧)。帮着去做工作的回来问我妈“你到底哪里得罪他了呀?”,我妈说,哎,别提了。于是就没再教书了。后来找了我爸。
: ...................
--
FROM 123.121.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