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宗庆后
还是释永信
都属于没有精神信仰的普通男人
前者好歹还能装一装
后者是满脸横肉,就像是刚从怡红院回来就穿上了袈裟
王阳明龙场悟道以后
在儒、释、道三者中最终选了儒学
他说
释学,是脱离事物的一种修行,核心是一个“空”字。特别适用于,收一些失落失意的学徒
而道学,是归于寂灭的一种修行,核心是一个“无”字
只有儒学,不远离尘世,能在世间事物之间修出圣人
最后可以用来齐家、治国、平天下
因为儒学的本质是“管理学”,学的是“领导力”,最终能让人获得良好的精神信仰
实际上大部分的普通人
包括和尚在内
都是世俗之人,活在红尘之中
只是一边念着经,一边酒肉穿肠而过
佛学只是实现个人世俗目的的工具
然而世俗凡人自己也没有精神信仰
也需要经常去寺庙许愿,送上香火钱
所以彼此之间是相互成就的
普通民众对圣贤的渴望成就了宗庆后的布衣人设
世俗凡人对不劳而获的渴望成就了寺庙的香火几个世纪的生生不息
中国人的精神信仰是普遍缺失的
到了中年以后,更加明显
中年以前,忙于搞钱,精神信仰的缺失影响不大
中年以后,还能有搞钱的机会可能忙得像个陀螺,没有搞钱机会的,因为这种信仰的缺失导致很多人活成了一个“空心人”
无数的空心人成就了释永信这样的空心人
对圣贤的渴望又成就了宗庆后
尧、舜、禹这样的圣人,是那个时代的特殊产物
在一个恶劣的自然环境中
他们用自己的德行抚育这片土地的子民
脱离了那样的一个社会环境去谈论圣贤,我认为是不科学的
当前的时代、社会背景下,自然再难复制上古时代
所以造神运动的背后是利用社会大众人性的弱点,割大家伙的韭菜
群众早一点摈弃对圣贤的渴望才是正途
而普通民众真正要提高自身的精神能量
其实不用那么费劲
9块9就能搞定
一本《论语》
从头读到尾
仔细体会每一个字、每一句话
假以时日
就能够
在这红尘中
修出一颗强大、坚毅的心
哪里还要去烧什么香,请什么愿
哪里还要对着造神运动里的假菩萨假如来假玉皇大帝痛哭流涕
--
发自xsmth (iOS版)
--
※ 修改:·springnier 于 Jul 28 09:53:56 2025 修改本文·[FROM: 114.246.239.*]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www.mysmth.net·[FROM: 114.246.239.*]
修改:springnier FROM 114.246.239.*
FROM 114.246.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