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谈一谈版面众多id的“知行不合一”行为
孩儿面啊
【 在 tiansee 的大作中提到: 】
: 亲
: 那你听说过郁美净么、、
:
--
FROM 123.115.148.*
我只知道她好像当初是经纪人
【 在 myimmortal 的大作中提到: 】
: 嗯,他老婆胖乎乎的,但不如贾玲胖
:
--
FROM 123.115.148.*
贾玲摸爬滚打的比大张伟辛苦吧。。。
大张伟起点高,受到的打击和白眼的体验才让他变得深刻
贾玲是逐渐成长出来深刻的
【 在 myimmortal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的
: 贾玲也略有点大张伟那劲儿,看着搞笑,但能在娱乐圈混出点地位都不简单,应该也是想明白看明白很多事,很清楚自己的生存之道是什么
:
--
FROM 123.115.148.*
嘻唰唰时代第一次知道他,那会儿神烦他
多年后一次次看他在各种综艺里表达,才发现了他的不简单
虽然喜欢仍谈不上,但变得非常认可他甚至佩服他
【 在 myimmortal 的大作中提到: 】
: 嗯,这俩都算摸爬滚打出来的,看过大张伟一个访谈,十几岁组建花儿乐队在五道口某酒吧演出时,被台下观众扔酒瓶子砸,让滚下去
:
--
FROM 123.115.148.*
没听说过他爸哈。。
【 在 lynn0429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和他妈妈我都挺喜欢
--
FROM 123.115.148.*
把他的人和作品分离下。。。作品的确不错,塑造的经典角色和场面太多了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段话里信息量太大了,这是又出了新瓜?求科普
: 说到金庸,得亏是知道他那些风流韵事之前读的他那些小说,不然知道了以后可能就不愿去读了
:
--
FROM 123.115.148.*
作者的品德跟他的作品不至于联系这么紧密吧
三观不正的时候,在作品中会传递出来私货,识别和批判就是了
喜欢的作者,也得谨防他们传递私货,喜欢归喜欢,警觉归警觉,判断归判断,不好秉持一好百好或一丑百丑的出发点的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一般看小说都会先不看作者,大概就是本能地避免万一作者人品太差,会导致我阅读作品时体验撕裂。
: 咱们的时间都是宝贵的,但没有哪个大家是不可替代的
--
FROM 123.115.148.*
就算他的私德跟他的论证有直接关系,文科生也会对他的理论免疫的!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倒也不会一好百好一丑百丑这种,会保持一定的警惕
: 但本身这种小说就是图个轻松愉悦的,又不是不可替代对吧,那何必跟自己再加个负担呢
: 就比如读爱因斯坦的著名论文,就不会因为他的私德比金庸更那啥影响阅读体验了
--
FROM 123.115.148.*
呃,入学的时候是按理科生分类,结果出厂的时候变成文科了。。。
我也不理解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哈哈哈,你竟然是文科生么,我总觉得你是理科生
--
FROM 123.115.148.*
也有可能是哪个也提不起来。。。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属于能文能理,跨学科,最牛的那种。。。
--
FROM 123.115.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