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时代的锅:二婚美女同学相关
不爱说话也不好,弄个人结了婚却天天不说话,这不还是跟单身一样么。。
顺便,那这姑娘离婚并不是因为木有人陪伴,而是因为木有人干活?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给那个高楼再顶贴了,有几位老友的问题干脆开个新帖一并回答吧:
: 初婚:老公中文系帅哥,文采飞扬,不差钱,男追女。离异核心原因:太忙老出差,家里的事儿完全帮不上忙不会干也不愿意干,有老人帮带孩子。
: 二婚老公:年长不少,工程师,手巧德国工匠那种,极端不爱说话,家里男性擅长的就都不用操心了
: ...................
--
FROM 120.245.123.*
我也觉得看起来初婚好,至于出差这事又不是不能解。
多年前我知道的一个小哥,大厂销售总监,挣很多钱的那种,但是天天天南海北的不着家。
小哥和媳妇是同学加初恋,感情甚笃,小哥的媳妇忍无可忍,愤而冲进老板办公室给小哥辞了职。
后来小哥就换了家公司,出差少了很多,钱不如过去多但还是很多。
再后来,小哥的新公司上市了,由此彻底实现了财务自由。。
【 在 yelanlan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咋觉得初婚好
: 只要是真出差不是出轨
--
FROM 120.245.123.*
对,小巷人家里庄超英出门改卷子了,黄玲只能自己蹬着三轮车搬家。。当然电视剧演的有点夸张,我感觉类似场景下,邻居们会帮着搬家的,单位会出车。。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真是言情小说看多了吧。就问你你知道咱们曾有一个短暂时期拿着钱也买不到粮食么?
: 还请保姆和管家,那会儿连房子都还只能靠分市面上不能买房呢
--
FROM 120.245.123.*
唉,这真是,社会服务业匮乏毁了一门亲啊~~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估计是被他前夫那种超级话痨给吓着了,真的她这二婚老公真是属于泰山崩于前都不带吭一声的那种
: 这姑娘独立性很强好像有没有人陪不影响似的,估计就是因为需要人帮承担干活
--
FROM 120.245.123.*
过去没有,我小时候是熟人经济,我娘小时候更加啥都不让卖。。
【 在 yelanlan 的大作中提到: 】
: 社会服务业啥时候都有啊
: 给钱还找不到人伺候你吗
--
FROM 120.245.123.*
我娘家大山一直是单位出车,包括调动也是单位出车,生老病死全是单位的,他们就得管啊。。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邻居可能会帮着搬,但单位一般不会出车的。那会儿分房子打破头,赶上这好事儿的人一般都很低调,这个电视剧里也有表现的
: 我记得我爸妈说过我们搬家,都是骑自行车一点点弄过去,柜子什么的借一个板车给拉过去
--
FROM 120.245.123.*
对,过去我娘家大山很封闭的,除了公家有这有那的,外面啥都没有,黄玲他们厂还是小,甭管搬家还是结婚一个三轮车就拉过去了,我们那儿地界比较大,还上坡下坡的,就得靠四个轮子。所以我小时候司机可吃香了,说是地位最高的工人岗,特别小车班的司机,可牛可牛了。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估计你娘家大山属于车比较多的单位,还有那儿交通可能不太便利?北京高校一般不管这些感觉
--
FROM 120.245.123.*
还有老人上门带孩子的,我感觉从过去到现在,孩子都靠老人带,实在没老人能帮忙的,就各种各样想办法。我小时候好些人家里有各种各样的老家亲戚带孩子,家里有老人能带孩子的,就不用上幼儿园。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鄙国七十年代末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出现之前,教师双职工价家庭就可以拿出一部分工资请邻居老太太帮助看孩子和做饭"
: 这不具备普遍的意义,只属于赶巧了邻居家有老太太,私下的一种协议,那个年代大量的孩子都是被送到亲戚和农村老人那里,参考功勋里屠呦呦家的故事
:
--
FROM 120.245.123.*
看来看去还是初婚帅哥好,当时他俩应该上天入地的怎么从老家弄过来个人做家务,就类似德华那样的,他俩就不用离婚了。。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个男的也没啥遗憾,看上去比她大不少,两人结婚时估计也要不了孩子了
--
FROM 120.245.123.*
对,那会儿大家都没车,开小车的就特气派,基本跟自家有车差不多,每天车开回自家随便用。当时结婚就到处借小车凑车队,油钱算单位的,红包是司机的,小车班里喜烟喜糖论堆。那会儿偶尔还能听说有大学生嫁小车司机的,连救护车司机都有小姑娘往上扑,而且结了婚的还有扑的。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纺织厂没啥钱到了那个年代,能给职工盖房就算非常不错了。那时候给单位尤其是给领导开车的司机,那真是一般人不看在眼里的
--
FROM 120.24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