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
【 在 waterflat 的大作中提到: 】
:
: 刚刚和一位男性朋友聊这个话题,我总算弄明白了有些男性暴跳如雷是怎么回事。。
:
: 最开始我没想明白,合作生娃这种事情显而易见是女性吃亏的,生下来了男的不管也就不管了,女性要付出的远多于男性,怎么会有那么多男性不满意
:
: 朋友说,
: 1.男性对于孩子的最本能的需求是“归属于自己”,这一点跟女性完全不一样,女性与孩子的连接在心理上是无缝的,男性需要明确的形式,甚至很多男人都是上了年纪后才体会到与孩子的心理连接,年轻时候的养育更多是形式上的。合作这种方式可能触发了大多男性潜意识里最深的那种恐惧
:
: 2.社会和法律要求男性承担亲子的养育责任,但这种责任不像女性带娃那样落实在每天的生活中,对男性来说抚养责任很宽泛,框定在家庭中部分责任还可以转嫁给女性(抚养孩子方面大部分妈妈都比爸爸焦虑),合作这种方式相当于无限放大了抚养责任的焦虑,可能实践中是大大缩小了抚养义务,但心理上是放大的。
:
: 3.相比女性,多数男性更离不开共居生活,但社会现状又支持了男性较为容易地实现婚姻功能的分解,所以在共居之外的合作所带来的自由选择,对他们来说没什么用处
:
: 4.只有足够理性的人才有可能逃离潜意识控制,对于那些并不适合或不愿与人同一屋檐下的、年纪大到可以对娃有强烈的心理连接的人来说,合作不失为一种建设性的思路,虽然可能困难重重,但总比困守原地好一些。向前走,才可能看见不同的风景
:
: …………………………………………………………………………
:
: 刚看完前天十大征合作生娃帖子的所有回复,感觉意外的是,仅仅有几位女性表达支持,许多男人独立生活的意识比女人差了好多啊。女人可以合作养娃,但独立解决性、情感、经济、社会身份等问题,男人怎么就不行呢?
:
: 婚姻生活可以分为许多个子集的集合,性生活、情感陪伴、经济伙伴、知己、养娃、社会支持等等,婚姻关系之所以复杂,这么多需求混合在一起,既是亲密关系又是契约关系,自古清官都不容易捋清楚,对很多人来说就是个超级难题。30%离婚率、5-60%对婚姻的持续抱怨,常规解题思路“忍滚狠”听起来没一个不暴力,好多人壮士断腕把政府都吓着了,赶紧让大家冷静
:
: 我以为有难题就该有攻关啊,常规道路不可行开辟新思路是必然的,用工程思维把各个需求模块独立出来,把模糊不清的交叉关系捋捋清晰,以契约精神为纲,总领其他关系,是不是解题要容易些
:
: 按照这样的思路,男人和女人的关系模式其实是可以有许多组合的,可以所有的需求放一块儿,也可以部分组合,甚至单一需求合作。
:
: 我觉得时代发展赋予普通人最了不起的是更多的自由选择权。“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不知道多少人到中年、心生困顿的人仍然记得这种理想。我是诚挚地感谢工业化、感谢现代社会,不仅为每个人的独立生活提供了支持系统,还以工业品领域先进的定制化、模块化、个性化解决方案,为婚姻家庭问题指点道路
:
: 新闻里很容易看到类似的模式,c罗陈坤李泽楷张柏芝都有不婚养娃经历,可能大家觉得富豪明星的经历不具有普遍意义,但时代滚滚洪流必然冲击到普通人,我没想到的是普通人中由女性(十大楼主)发起,居然几乎没见到男性正面响应
:
: 回帖中男性好像普遍难以接受不绑定其他关系的独立合作。许多人觉得结婚证如不保障性生活不可接受,我是有点难以理解的,不论现代社会性资源是否易得,婚姻对于性自由的束缚不就是论坛的常热主题么,我不太理解有的男人一方面想出轨另一方面又有不被保障性生活的委屈
:
: 更多人对于女性合作者有契约精神表示难以置信、默认她一定要违约。我想也许是惯常的生活中,被遵守契约的体验有点少的缘故吗?
:
: 最近过节,很多帖子表达孤独的感受,很多人回应说,人的一生注定要孤独。相信许多人走进婚姻时默认了婚姻具有抵消孤独功能,那可能是默认了你与伴侣互相扮演知己的角色。但更多人在婚姻中并不能天然得到知己,知己是一个独立需求。相比之下,那个楼主“一次合作,终身朋友”的表达,倒让我觉得,头脑清醒、独立自由、敢为先驱、进退有据的优秀女性,更有可能成为困守生活的男人的知己吧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ad 」
--
FROM 118.115.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