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人宣称自己有爱的时候,往往是没那么有底气的,譬如秀恩爱,譬如老有所养,过往的无数案例教育的我不想剖开了说。
你的爱哪里来的?我的逻辑是多付出少索取,尽量少消耗,通过这样的方式赢得对你品格的敬重,对你付出的感恩。不是不可以喊,而且自己首先能想到别人听了是什么感受。
你的逻辑是做个正常人,我痛我就要喊,管你爱不爱听。
这就是平时是不是关注毅力性格修炼的区别,也是我所说的成年人和小孩子的区别。聪明是天生的,但后天的修炼让人差异很大。
我习惯跟人讲话先思考他的动机,逻辑,背景,等等通过心眼去看人,也慢慢通过观察给一个人画像得出对他的评价,通过和身边很多人慢慢交流对他们画像,来认识世界和自己。感觉像是新打开了一扇门。你可能会说这样好累,但是习惯之后不需要刻意。只是思维自己运作的方式。我们不要求人人都可以这样,但能这样的才能识人,才更聪明。欢迎你给出你的见解。
【 在 BeArwen 的大作中提到: 】
: 人家生病了觉得疼,一直喊又怎样呢?为啥人家喊疼你要厌烦?
: 喊个疼还需要目的,还要看结果来决定要不要喊疼,做个正常人不行嘛?
: 我身边没有你这么奇葩的人
: ...................
--
FROM 171.218.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