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当于要理解对方、改变自己、实现双向奔赴、。
如果这样理解的话,是不是也有边界?不能无止境的理解对方,然后根据对方的需要改变自己?那么边界在哪里呢?
而且这其中还有一个严于律人、宽以待己的悖论。正常人都是付出时候以一当十,获取的时候以十当一。有几人能做到持续极度不平衡的付出呢?
如果能达到孔圣人“仁”的境界,上述都不是问题。但可能很难那这种境界去要求普通人应该达到。
还是那句,知乎楼主面对的是家庭纠纷中最简单的一种,没有什么根本矛盾,解决难度不大,所以难以去验证其方法的科学性和适用范围。知乎文章里面的方法论是有一定价值的,作者的分析方法很好,解决思路也值得称道和借鉴。但并不能解决婚姻中实际遇到的一些真正难题。
【 在 wayne7 的大作中提到: 】
:
: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跟具体的场景无关,跟事情的本质有关。当觉得过不下去的时候,一定会想到对方有多少问题,我当初为什么这么选,其实事情的本质是量变积累到质变,本质是TA经历了什么,而我却没有意识到。
: 通过压制和对抗(如吵架)没法解决问题,反而要多考虑为什么TA变了,TA经历了什么,只有抱着关心的态度去了解和改善,并持续输出对方感受的到的关爱,才能把TA还原成当初的那个喜欢的人。这需要双方放下自我保护的沟通和各自成长。
: ...................
--
FROM 124.65.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