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你俩好,计较不计较这个事情是个两好才能并一好的事儿,只有两个人都不计较才能互相不计较,只要有一个人算,那大概率结果是两个人会各自算,毕竟咱中国人数学好那是世界闻名,谁都不缺算的能力。
这个故事感觉更加合理的脑补过往是,两口子经济没有合并,双方的钱分别在自己手里,至少他们认为自己的钱还是自己的。
这种自己的是自己的理念之下,女方的妈妈管女的要了套房子,女的给了,脑补猜想男的会不满,但女的对此认为首先钱是她自己的,其次妈妈给看孩子了。
这个给了套房的事对男的有啥影响不好说,但总之男的卡住自己付钱的额度了,他一个月就只给一千五,其他的花销统统必须他同意才能付,过往男的是给了一千五的,一个月给一千五,也就是男的认为一个月三千块钱够生活费了,客观上基本生活范畴上的日常花销确实够了,毕竟教育医疗没在里面。
女的和婆婆关系交恶,至少不能住一块,具体原因不详,脑补猜想左右不过是包括不限于带孩子和花钱那些事儿,女的会迁怒婆婆,比如男的对婆婆和对老婆的大方程度不一样,无论那一万五的养老院是男的给的还是有婆婆的钱,她都认为是男的支持婆婆一万五的花销,却反对老婆孩子一个月哪怕只有六千的诉求。
有意思的是感觉女方做事抓不住重点,爬山涉水大老远送两个饺子实在是,而且饺子还是买的,只有不会做饭的人才会觉得外面的饺子是啥好东西,她拿出来这关注小事儿的精力去努努力,哪怕工资涨一千块钱,也不至于掰扯三五百块钱的医疗费是预支还是报销,况且那又不是她亲爹,亲老婆亲儿子的人家都生前不送饺子身后不烧纸,轮得到她献爱心么,婆媳不睦,跟公公倒是那么好,这户人家有点意思。
这里还有个挺有意思的点,女方妈妈张嘴就能管闺女要走一套房,真真是大手笔,而在妈妈知道女婿不付钱之后,人就不再管闺女要钱了,敢情这老太太是立足于只要女婿的钱,这一家人真是,算的够明白的,特直白的知道啥对自己最有利。
更有意思的是把孩子也教成了这样,男的过往每个月一千五加既往报销的医疗费加各种其他出过的钱,在孩子那里统统成了我是妈妈一个人抚养长大的,真真是好样的,这孩子以后要是有了媳妇,会不会张嘴就是我妈妈不容易我要对妈妈好。
总之这个坑,里里外外就是些居家过日子掰扯给钱不给钱以及你妈我妈那些事儿。只能说,无论起因是什么,两口子一旦算计钱算计到抱怨,尤其还影响到了孩子的养成,就没啥大意思了。至于谁是谁非并不重要,甭管谁是谁非,也是谁都不会认为是自己做的不合适。
【 在 KaitoKuroba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家也不给我钱啊,我们分的不那么清楚,好多钱都是我掏
: 没怎么计较
: :
--
FROM 183.24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