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没有为自己发言以及不用男人养你,单身何来的养不养。
从发言看,你是在表达自己的两性对立观点,表现为以女性生育价值被低估从而会被婚姻收割为理由,建议女人关注自身发展避免为丈夫缝衣裳,骨子里这是一种不婚不育绝情爱的潜在理念。
这种理念的表达,你使用了我不是为了自己的方式,以让其显得是无私以及利她。
我们先不说生育价值在内的性别价值是否应当估价,单就这个话题本身而言就是对立。
除了离婚的时候有部分男女成为对立方,其他无论择偶期还是婚内期包括职场内,男女都不是性别意义上的对立关系。
不能因为看到有人离婚了、有女人被薄待了、前夫有毛病,就认为男女是竞争关系、原配会被收割、男人群体性薄情寡义厚颜无耻。
然后我们说以生育价值为代表的性别价值,性别价值是典型的有条件价值,如果一定要定价,定价权也只会是社会资本较量的结果。
物化女性生育价值并且国家和社会一旦承认这种物化,最终结果将是生育成为交易,到时候国家只会一手托两家的保护买卖双方,是双方,不是女方。
一个健康的人越需求自身性别价值被高估定价,他将越缺乏社会竞争力,也越可能跌落至依附式生活,至于依附式生活的结果,全靠命。
这个社会确实存在分配不公平,同时每个人也在适应社会环境的基础上做本能性趋利避害以及最优解选择,总体上说资本越强的人选择面越广,越弱势的人越只能诉求外部优待,但是所有人曾经的选择,都是他当时能够够得到的最好的,至于所谓选错了错失了的,那叫原本是我不配。
人无论婚否育否,都应当关注自我发展,只是那与生育价值是否低估或者婚姻是否收割无关,而是因为成年人应当避免依附式生活,也就是做人不必人中龙凤,但至少要有力自保。
最后,我不同意你说的比如职场不公平导致女性被婚内收割,太多的女人念了很多很多书,却动辄定位于自己是应当被保护的弱者,例如不能入职是因为有男人在跟她们竞争岗位,于是不能升职是因为她们自己想回家看孩子,于是挣不到高工资是因为她们结婚了心里有了牵挂,于是全职了是因为她们要陪伴子女成长,于是离婚了是因为男人不讲信用。大家分明吭哧吭哧读了十几二十年书,怎么就生了个孩子甚至仅仅是步入职场或者结了个婚,就此一夜回到了幼儿期呢,这不科学,难道长达人生三分之一的前面那些年,她们是做了个无用功么。
【 在 springnier 的大作中提到: 】
: vv
: 其实我不是为自己发言,我也不需要男人养我
: 而是
: ...................
--
FROM 183.24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