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人艺小剧场《哈姆雷特》
今天在人艺试验剧场看的青年演员版《哈姆雷特》,全剧4个演员,外加一个只有一句词的画外音,估计是预先录制的音效。别看就这么4个人,这个版本可以说是我看过的4个版本中观剧感受最顺畅的一个版本,不知道是因为之前很多年前看过好几个版本,所以对故事走向比较清楚了(其实觉得不是这个原因,太久远了,剧情都差不多忘光了),亦或者是年岁长了,感觉不一样了。
这轮演出是这一版《哈姆雷特》的第二轮演出了,按照这个节奏,估计未来应该还能多演几轮,挺好的,这么好的戏,应该多演一演,让更多的人看到。
既然只有4个人,那肯定是要靠一人分饰多个角色来完成表演了,例如父子角色都是同一个演员扮演,唯一的女演员就要负责母后和欧菲利亚两个角色,表演过程中,通过台词的银色,肢体动作特征,以及一些外在的头饰来区分角色。作为一出时长仅有2个小时的小剧场哈姆雷特,整体的表演节奏肯定需要提速才能完成全部主线剧情的呈现,至于一些小剧情和小任务,肯定是能砍就砍了,其实这种改动我认为是很好的,比起人艺之前排的四季浅利庆太那版,紧凑了很多。而且,这里的很多适应一人多角的改动,反而突出了父子两代人之间不同的特质,尤其精彩的是王子与父王灵魂对话的那一段,演员在半边脸上涂抹白色颜料,代表了父王的灵魂,通过快速的左右位置转换,把父王对复仇的要求以及这种要求对哈姆雷特的压迫敢强烈地呈现出来了。
作为一出小剧场话剧,这一版的表演中也利用观众坐得近的布局玩起了打破第四堵墙的游戏,奥菲利亚登场时与哥哥之间的互动,用棒棒糖作为兄妹二人从小玩到大的外在表现形式,同时也顺便给第一排的观众发了几颗糖。更精彩的是后面哈姆雷特让戏团表演克劳狄斯弑君篡位的动作时,因为除了王子之外的其他3个演员要去扮演戏团的伶人以完成故事表述,就把王冠戴到了第一排中间观众的头上。最好笑的段落之一,是这段弑君的戏码,演员们居然是用狮子王的故事来呈现的,三个人头戴狮子头饰,在舞台上一通舞狮,还有一个小狮子布偶的辛巴,笑死。以至于后面国王克劳狄斯给雷欧提斯提示是谁杀了他父亲波洛涅斯的时候,想让观众说出哈姆雷特的名字,居然有人大喊了一声“辛巴”,感觉当时有点把场上演员整不会了。
居中几次角色死亡后亲人的表现,演得不错,情绪非常具有感染力。全剧的节奏虽说很快,但并不会显得赶场子,可能是因为之前看过好几个版本了,对于剧情多少还是有印象的,所以对于那些省略掉的小剧情,也不会因此而觉得主线剧情不连贯,反而是变得紧凑了很多,不至于像那几个经典版本一样因为大段的台词而使得剧情变得拖沓。
全剧看完,最大的感受是这样的复仇是否是值得的,恰当的?为了父王复仇,哈姆雷特近乎蒙蔽了双眼,将一个又一个无辜的人拖入了死亡的漩涡,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最初,这是哈姆雷特的问题,后来,这成了所有人的问题,而且还是一个那么无解的问题,若要复仇,必须让自己成为杀手,但这杀手所要支付的代价,你真的懂吗?
关于几位年轻演员:
这次的几位演员基本都是没怎么看见过的,好像也就是扮演大臣波洛涅斯父子的方洋飞在[《赵氏孤儿》](328469991.md)中扮演了一个相当次要的家将角色,王俊琪的名字有点印象,但是想不起来哪出戏看过了。其他演员似乎都是第一次看见的,当然也是我这几年看戏太少了。
张晔子应该是诸多版本中我看到的最好的奥菲利亚,真正让我感到了那种纯洁真诚的少女感,而不是硬演出来的。母后的部分相对比较弱,毕竟这个角色本身也不算戏多,还删减了不少戏份。
剧中也用了不少三重奏式的表现手法,例如三位男演员各自回顾自己的父亲,其中克劳狄斯回顾自己伟大的父亲那么看重自己的哥哥,而自己则是那个没人注意的小透明,似乎是原著中没有的段落,给他弑君的行为寻找了一些合理的理由。
这一版的舞美虽说简单,但并不是那种极简风格,对光影的运用十分精彩,有点后悔应该偷拍几张,不过曝光参数来不及调了吧。
这里综合说是我对看过的几版哈姆雷特的印象:
之前看过的版本:
2008 [人艺经典版](101167656.md)
2008 大导的[1990版](102957127.md)
2012 二刷[人艺版](247334403.md)
2016年 [BC的版本](321067587.md)
第一次看人艺的《哈姆雷特》是08年首轮的四季浅利庆太导演的那一版,感觉这个版本是最中规中矩的版本,应该是大小剧情都完全演出来了,就是整体比较冗长,节奏又拖沓,倒是很有那种传统贵族宫廷感。
大导的1990版我记得还是他那个非常空旷而空灵的舞台风格,就记得极快的剧情推进速度,整体观感并不好。
BC的版本也属于经典演绎的模式,就记得舞台美术很有创意,其他没啥印象了。
这一版是感觉最顺畅的,所有的剧情段落一气呵成,没有奇怪的割裂感,各种先锋一些的表现手法也并不突兀,乱入的各种元素新奇活泼,人艺这帮年轻演员和导演确实还是能玩出不少好东西来的。
--
FROM 1.202.141.*
给老话剧迷点个大大的赞。您看的版本真多,好的话剧超越时空,常演常新。不同年代的人都能在里面找到出彩的落脚点。
--
FROM 124.127.203.*
太能写了
【 在 kawolu 的大作中提到: 】
: 今天在人艺试验剧场看的青年演员版《哈姆雷特》,全剧4个演员,外加一个只有一句词的画外音,估计是预先录制的音效。别看就这么4个人,这个版本可以说是我看过的4个版本中观剧感受最顺畅的一个版本,不知道是因为之前很多年前看过好几个版本,所以对故事走向比较清楚了(其实觉得不是这个原因,太久远了,剧情都差不多忘光了),亦或者是年岁长了,感觉不一样了。
: 这轮演出是这一版《哈姆雷特》的第二轮演出了,按照这个节奏,估计未来应该还能多演几轮,挺好的,这么好的戏,应该多演一演,让更多的人看到。
: 既然只有4个人,那肯定是要靠一人分饰多个角色来完成表演了,例如父子角色都是同一个演员扮演,唯一的女演员就要负责母后和欧菲利亚两个角色,表演过程中,通过台词的银色,肢体动作特征,以及一些外在的头饰来区分角色。作为一出时长仅有2个小时的小剧场哈姆雷特,整体的表演节奏肯定需要提速才能完成全部主线剧情的呈现,至于一些小剧情和小任务,肯定是能砍就砍了,其实这种改动我认为是很好的,比起人艺之前排的四季浅利庆太那版,紧凑了很多。而且,这里的很多适应一人多角的改动,反而突出了父子两代人之间不同的特质,尤其精彩的是王子与父王灵魂对话的那一段,演员在半边脸上涂抹白色颜料,代表了父王的灵魂,通过快速的左右位置转换,把父王对复仇的要求以及这种要求对哈姆雷特的压迫敢强烈地呈现出来了。
: ...................
--
FROM 27.12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