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周芷若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不需要杀所有有威胁的手下啊,刘是第一个入关的,都骑到头上拉屎了,把项羽气得跳脚然后招来想搞死,结果就这么放过了,真的太傻了
【 在 SaintShaka 的大作中提到: 】
: ...
: 当个老大不敢把所有有威胁的手下都杀了永绝后患就是妇人之仁么
: 如果你仔细看原文,会发现鸿门宴本身只是走个过场而已.
: ...................
--
FROM 24.17.214.*
我同意这是个模糊地带,但不是你说的,作者一点都没法保护了
著作权法明确规定
(四)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杨绛用这一条,起诉了一位作家写的围城书评,说书评在胡说八道,歪曲作者意思,作者本人不是那个意思。
如果我没记错,那场官司应该是杨绛输了,但是输的原因不是说她没有权利起诉保护这个事,而是法官经审理后认为书评不完全是胡说八道,里面有作者自己的理解和创作。
也就是说法官认可杨绛的起诉理由,只是经过阅读后逐条分析,认为书评写的有一定的道理。换言之,如果书评真的是公认的歪曲胡说八道,官司输赢还未可知。
另外我前面说了,你可以不认可作者对他创作人物的观点,但是你改弦更张,提出完全不同的观点,也要被大众认可才行,否则不就是bbs上无聊灌水。靠金庸书评吃饭的人颇有一些,但是说的不对自然就没人看赚不到钱了。
【 在 TaoTeCh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错了
: 作品一旦对大众公开,其解释权就不再归作者所有。
: 反而是大众如何觉得才是最终的评判标准
: ...................
--
FROM 24.17.214.*
你这个关于张三名誉权的例子举的并不好,李四不能胡乱解释自己写的张三,因为张三是个活生生的人,
瞎暗示就是污蔑侵犯名誉权。张三造成了重大损失所以可以打赢官司。
后面马丁路德告示也是同样道理,马丁路德可以去解释教会,吃瓜群众也可以有自己的理解。
现在金庸写的张无忌是个虚拟人物,不存在任何现实来印证,这时候作者说了算,群众当然可以发表观点,
只不过金庸如果跳出来骂说谁谁谁瞎bb,乱改我的作品,评论我的作品人物牛头不对马嘴,吃瓜群众一般是偏向支持原作者的。
毕竟人物是他创作的,不存在李四写张三这种作家本身就有和现实的偏差。
【 在 TaoTeCh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错了
: 作品一旦对大众公开,其解释权就不再归作者所有。
: 反而是大众如何觉得才是最终的评判标准
: ...................
--
FROM 24.17.214.*
这个我倒是觉得金庸作品确实很假,故事情节的编造痕迹较多,另外肯定是脱离现实了 相当于平行世界的一套设定。
然而,这类文学作品,小说着实不少,而且很受大众欢迎。现在大街都是爽文yy文,金庸这种爽文鼻祖的文学性故事性和描绘的人性仍然可以传世。
故事是假的,人是真的。
王朔的批评是有道理的,问题就是王朔自己写的也不咋地,也是迎合一部分观众口味,描绘了特定范围-北京大院的一些现实,然后流行度被金庸秒了。
导致他当年本来说的颇有道理的一些批评,被骂得狗血淋头。
【 在 azureocean 的大作中提到: 】
: 王朔批评金庸的 主要是说他的作品脱离现实世界 没有现实基础 yy为主 价值观和趣味陈旧迂腐 一个是假 一个是俗
: 不无道理 金庸写的是一个口味特别传统(可谓封建正统)的文人幻想美化的武侠世界 文人和武侠这二者其实就非常矛盾
: 现实生活中的“武侠”、“游侠”都是贩夫走卒鸡鸣狗盗之徒 什么派什么教 不就是旧社会的会道门
--
FROM 24.17.214.*
根本就不需要开天眼啊,刘邦当时的地位已经相当威胁到项羽了,当皇帝的人最终只有一个,发展到后面什么结果是很明显的事。
项羽就相当于顾着面子的美国,眼看着中国崛起不去搞死,最后自己真的被搞死了。
这种就是妇人之仁导致的失败啊,历史上高祖就是winner,项羽成了著名loser,他如果能做到稳准狠,绝对是有机会的。
【 在 SaintShaka 的大作中提到: 】
: ...
: 刘邦第一个入关是刘邦的错吗?
: 刘邦入关大功一件,什么东西都没动留着给项羽处理
: ...................
--
FROM 24.17.214.*
主要问题是读者鱼龙混杂,千人千面,观点不一样,而作者只有一位。
真写崩了肯定会被大家骂,问题就是没写崩,你认为写崩了,谁能代表读者发声谁是读者权威
你挖个坑说周芷若政治稀烂,张无忌政治很好,这种标新立异的观点不就被拍上十大了吗
这么多人反对你的观点不就证明你既代表不了所有读者,也代表不了主流民意吗?
【 在 SaintShaka 的大作中提到: 】
: 作者写的人物形象,当然是读者说了算。
: 各种作品里写崩了的人物多了去了
: 作者也不能发个后记说“我写的这个人就是英明神武我有最终解释权”
: ...................
--
修改:h2929 FROM 24.17.214.*
FROM 24.17.214.*
王朔自己也是爽文的一种,反映了一群人的生活状态,让同样北京大院的这群人觉得很爽。不是北京大院背景的很多人就get不到这种爽,
让特定人群爽和让大部分人爽,这就是爽文的不同层次,正好也是金庸和王朔的区别。
爽文有真的啊,人性是真实的,金庸描绘的人性和感情,真实存在,能被大众理解并流传。
【 在 azureocean 的大作中提到: 】
: 爽文 能有啥真的 “真的”反映了“人们觉得什么爽”?
: 王朔至少是实践了文学反映现实生活 他写的人和大院生活 就是真实生活的一部分 反映了一个时代一群人的生活状态 这谈不上“迎合”吧 不就是他在写自己身边的生活吗 这部分人群能有多大 有啥可迎合的
: 爽文的写法才是真正的迎合
: ...................
--
FROM 24.17.214.*
你仔细看刘邦入关中后的各种行为,明摆着要成大事了,而且第一个入关本来就已经做成了反叛军最大的成就之一,这就是为什么鸿门宴叫鸿门宴,项羽及属下是动了杀机的。但刘有胆识有看穿对手的能力敢赴宴,项羽没有识人之明不听良言瞻前顾后怕这怕那,这就是成功和失败者特征的鲜明对比。
约法三章是否重要,民心归顺肯定很重要,但是不是高祖成功的根本原因,不可能。高祖从出道到最后称王,各个维度的政治才能都非常出彩,比如胆识,识人用人,忍狠,打仗水平高等等,整个经历也跌宕起伏具有传奇色彩,只会约法三章远远不够。
你为什么狂吹刘邦的约法三章,因为你要拿来类比,吹张无忌的”约法三章”,这就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看到个名字就认为一套东西,实际上第三条是找圣火令迎回谢逊,张无忌只想暂摄教主之位,所以他第一件事就是出海,第一二条是不可内斗,不可找六大派报仇,反应了张无忌厌恶斗争,一贯的仁慈之心,他并不是为了明教能起事成功而约法,这种政治水平和高祖差出去十条长安街。
【 在 SaintShaka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就有点扯了。属于没好好看历史的那种
: 当时的各路诸侯,刘邦属于不起眼的,心怀鬼胎实力比刘邦强的一大堆...
: 刘邦当时不仅是看起来人畜无害,他跟项羽还是最亲的
: ...................
--
修改:h2929 FROM 24.17.214.*
FROM 24.17.214.*
我完全不觉得王朔笔下的人物活的爽,这就是为什么他受众面小一些,你只有具有部分他的背景,才会觉得那种状态爽。这就是我说的,爽文写法却只能娱乐特定圈子的一部分人。
王朔的文学地位并不高,通俗性也不够,相当于既不登大雅之堂,又不被市井传颂。
【 在 azureocean 的大作中提到: 】
: 王朔写的是“你觉得他们活的爽”
: 事实上他们也就是那么个生活状态
: 金庸写的是“为了让你觉得爽” 不然谁还一直买他的报纸看连载——连载这种方式对作者压力还是有点大的
--
FROM 24.17.214.*
上十大有几个要素 你都有了
第一脸皮巨厚,谁拍你都跳出来护坑拍回去,生抗硬杠到底
第二坑要挖得深且通俗。每个人看了都想发表点反对意见。
第三要有争议,”同意”,”好文” 这样的回复不可能上十大
除非“恭喜皇马夺得欧冠。”
我还从没见过被赞上十大的,除了”恭喜皇马夺得欧冠”和名媛发pp
【 在 SaintShaka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看清楚点我是被拍上10大还是赞同的多。...
: 周芷若本来就是政治稀烂
:
--
FROM 24.17.214.*